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公安 >

中国边检“登轮码”建设“智慧边检” 多样数字化场景应用

时间:2024-12-12 10:00:02   来源:宁波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法安导读]    一、建设背景  边检机关作为守护国门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口岸精准防疫,全面掌握宁波舟山港外国籍...

  一、建设背景

  边检机关作为守护国门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口岸精准防疫,全面掌握宁波舟山港外国籍船舶在港期间人员登离船情况,宁波边检站自主创新研发中国边检“登轮码”系统(以下简称“登轮码”)以下为具体研发的背景及面临的挑战:

\

  (一)港口疫情防输入形势严峻

  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海港口岸外轮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港口登轮人员、外轮成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重要因素。各港口不断出现船员核酸检测呈阳性、进口货物发现新冠病毒等情况,疫情通过外轮、登轮人员输入的风险持续加大,而宁波舟山港作为连续13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的世界大港,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日平均在港外轮50余艘,风险隐患较大。提前预知船舶疫情风险等级,全面详细掌握外轮登轮人员信息,从登轮前就有针对做好防护措施,成为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

  (二)疫情防控对边检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边检机关对登轮人员的传统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梯口值守警力,人工登记与核对信息,疫情以来,针对不同情况涉外一线从业人员,各级防疫部门要求不断调整,给边检机关管理带来多重压力,单靠人力兼顾防疫工作与复工复产难以实现,需要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将数据汇总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优势,确保两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登轮人员情况掌握难度较大

  在海港边检站传统管理模式下,登轮人员数据掌握相对困难,实际登轮人数、登轮人员种类、登离轮时间等具体信息,必须通过梯口值守人员在船舶靠泊期间不间断坚守岗位、逐一登记的方式才能掌握,不仅大量耗费人力、时间,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也受限于梯口值守人员责任心。在当前形势下,需要着力解决全面掌握登轮人员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警力浪费等几大问题。

\

  二、功能特点

  (一)通过系统后台查看,实现登轮信息全面掌握

  目前海港边检站通过梅沙、港口系统办理上下外轮许可,但对港口实际登轮人数、具体登轮时间、登轮人员种类等情况难以掌握。通过该系统,可图表化展示在港船舶登轮人员数量种类、船舶及人员风险数量及占比等情况,执勤人员通过一台电脑就可以精准掌握港口所有船舶登轮人员数量、人员种类、具体上下船时间等详细情况,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

  (二)通过数字化模式,实现登离轮信息高效采集

  通过采集码头泊位经纬度,实现定点定位打卡。根据船舶靠离泊时间限制打卡时间,要求登轮人员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完成登记,解决了登轮人员随意打卡导致登离轮时间不精确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精准度。所有操作由登轮人员自主完成,改变以往梯口监护逐一登记模式,既节省了警力又节约了时间成本。

  (三)通过精准推送涉疫信息,实现事件处置快速高效

  系统改变以往排查后逐个电话通知的传统做法,实现涉疫情况实时推送。后台可直接将防疫工作、核酸检测、自我隔离等信息发送至涉疫船舶相关登轮人员的个人微信,完全做到通过一条信息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度、便利化和疫情事件处置的时效性。

  三、创新亮点

  (一)能够提前掌握船舶风险信息,管控工作更加精准

  系统将根据船舶航线、船员构成和违法违规记录等基础数据,在后台设定赋值条件下对设有船舶风险等级进行评定,方便边检、登轮人员提前掌握船舶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科学设置勤务等级,减少船舶靠港后等待时间,高效开展出入境船舶验放工作。

  (二)能够立足实际解决困难,数据采集更加全面

  登轮作业人员中还存在文化程度低、无智能手机、无微信等特殊人群,系统通过给部分用户授权代签功能,解决该类人群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的数据遗漏问题,已授权账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对本公司该类人员进行代签,确保数据全量采集,进一步实现了对在港船舶登轮人员数据的全面掌握,有利于发现疫情后及时追溯登轮人员。2021年8月,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发生首起码头工人涉疫事件,边检机关通过“登轮码”系统,第一时间对染疫的登轮人员余某14天以来所登外轮及全体登轮人员进行排查,并及时将排查出的15艘外轮和1020名登轮人员信息发送至宁波市海港防疫办,为精准数研、有效遏制疫情扩散提供第一手数据。

  (三)能够分类加密人员信息,数据保护更加安全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对账户类型进行区分,主要为边检站账户、服务对象用户、协作单位用户等,对不同账户权限进行限制,各类账户只能看到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数据,同时对涉及个人隐私的身份信息及手机号等核心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既满足了用户需求,又确保了个人信息不泄露。

  四、取得成效

  (一)助力企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登轮码”系统能够科学分析,精准研判,自动完成人员和船舶高、中、低风险等级判定,为港口相关单位提供第一手防疫信息,便于存在疫情风险的岗位合理排班、提前落实防疫举措。同时解决了以往对登轮人员单靠梯口监护方式管理、后期复查难等难点问题,在做好疫人员信息采集的同时,节省了查验登记时间。以每条船登轮人员10人为例,平均可节约等待时间20分钟,为码头作业效率提升带来直观可见的效果。

\

  (二)精准科学防疫,大获认可

  在此之前,登轮作业人员接触过外轮、外籍船员等高风险群体后无人监管,直接回家,一定程度上存在将疫情带入社会面的风险,“登轮码”问世后,与国务院“健康码”接轨,“登轮码”变为红码后,“健康码”也相应转码变色,可以说,“登轮码”填补了“健康码”在码头一线监管的空白。2020年12月,宁波市海港防疫办下发《关于在宁波海港口岸推广使用边检登轮码的通知》,要求在宁波海港口岸全面推广使用该系统,明确了对未按规定做好登离轮登记的个人或企业采取约谈、限制登轮等措施。2021年8月,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在全省口岸推广应用“登轮码”。2021年1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登轮码”,并进驻国务院客户端。时任浙江省、市领导郑栅洁、高兴夫、裘东耀等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登轮码”在海港防疫中发挥的智控作用。

  (三)操作方便快捷,用户激增

  登轮人员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相关登记,无需下载APP或者打开网页,只需关注公众号,提前在线进行登记,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信息后,根据历史所登外轮的风险等级及登轮后活动和接触范围分别设定红、黄、绿码。同时,“登轮码”系统代签功能解决了因特殊原因不会操作用户的烦恼及特殊码头对手机使用限制的问题,简单方便的设定既能为用户自身安全加上一道保险,还能精准全面采集所有登轮人员数据。截止2022年6月9日,登轮码注册用户已超过14.6万,上下轮累计报告量超722.6万人次,覆盖的港口泊位超过3930个,推送高风险外轮数据5640艘,配合溯源流调4600人次,为加强外轮风险预警、登离轮人员全流程监管、港口工作人员闭环管理、感染人员溯源流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优化升级

  随着“智慧口岸”建设逐步铺开,边检机关作为驻守国门口岸一线的关键力量,亟需查验方式、监管模式创新,不断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推动“智慧监管”渗透到口岸查验的每一环节。作为“登轮码”系统建设主体,宁波边检站下步将在以下几方面对系统予以持续优化:一是紧扣口岸查验需求,动态优化系统功能。落实《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关于建设智慧口岸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发挥数据效能,提升口岸综合治理智慧化,打造便捷通关查验新模式。二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数据多跨场景运用。将后台数据与口岸、交通、物流等领域结合,形成多部门资源共享、政策互通、布局统筹的协调格局,实现数据多跨场景运用。三是加强底层数据互通,推进口岸数智管控体系建设。依托“登轮码”底层数据,通过“有感、无感监控”等强弱监管并举措施,实现口岸闭环管理,推进口岸数智管控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