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3 09:54:59 来源:安徽省合肥监狱
[法安导读]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主要针对高度戒备监狱(监区)服刑人员部署定位管控系统,主要包括:定位基站、防拆定位手环(支持心率检测、体...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主要针对高度戒备监狱(监区)服刑人员部署定位管控系统,主要包括:定位基站、防拆定位手环(支持心率检测、体温检测、血氧检测、呼吸检测、SOS一键求助等功能)、操作终端、定制开发人员定位管控软件、移动端(警务通)APP等,拓展与安徽监狱现有情报指挥大平台和多个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对高戒备监狱(监区)重点罪犯的高精度定位、轨迹查询、自动告警、生命体征监测及改造信息自主查询等功能,达到精准监管服刑人员狱内改造动态的目标,助力高戒备监狱(监区)对重点服刑人员实施精细化、可视化、高效化、实时化管控,进一步提升监狱安防智能化水平,减轻一线民警工作强度,同时,为安徽新建高戒备监狱提供先行先试经验和范例。
二、案例举措(做法及经过)
安徽省合肥监狱高戒备监区作为本项目率先试点单位,现已经完成本系统全部建设。
(一)主要内容
基于安徽监狱现有安防网络,在合肥监狱高度戒备楼一层(禁闭室)、三层和四层服刑人员生活、生产、学习三大现场共部署128个定位基站,180余名在押人员佩戴防拆定位手环,在每楼层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终端,在数据中心部署一套人员定位管控软件(主要包含地图引擎;定位引擎;各类数据统计、报警信息展示、人员分布情况、位置检测、历史轨迹查看、生命体征监测、异常报警(包括:强拆报警、SOS报警、越界报警、滞留报警、单区域单人报警、生命体征异常报警)、一键撤防、数据互联互通、虚拟围栏配置、报警设置、地图配置等功能),同时,与安徽监狱情报指挥大平台和罪犯一卡通等业务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流转,拓展狱务公开功能,强化监狱各级联勤指挥中心管控手段。
(二)主要做法
一是在项目实施方面。首先,选取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的合肥监狱进行试点。其次,要求合肥监狱成立由信息管理科牵头,联勤指挥中心、高戒备监区和各管教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并纳入全省监狱信息化考核内容,保证项目序时推进。再次,充分做好项目论证,从可行性、立项到招标采购和验收先后进行了多轮专家论证,保证项目质量。二是在技术选型方面,采用蓝牙AOA(到达角定位)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测量信号的入射角度来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置,实现人员的精准定位。三是在架构设计方面,应用可视化地图搭建人员定位管控系统,融合物联网技术、低功耗蓝牙定位技术、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人员定位跟踪、视频联动、电子围栏等子系统的功能整合,建设精准定位智能管控系统。
(三)主要特色
一是通过物联网感知技术实现对高戒备监狱(监区)服刑人员的高精度定位、行动轨迹查询、生命体征监测、异常自动告警,并与监狱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全方位实现对重点服刑人员的行为动态、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管控。二是将系统与安徽监狱现有执法执勤、情报指挥、移动警务、亲情电话、家属会见等多个平台互联互通,通过灵活完善的开发接口,系统产生的各类监测数据能够实时自动分层推送,根据内置逻辑完成异常情况下的各层级预警。三是将电子定位手环代替现有罪犯一卡通使用,可自主查询狱务公开和生理特征信息,同时,手环内置一键SOS求助功能,最大程度减少部分服刑人员佩戴手环可能存在的抵触情绪。
三、案例成果(成效及反响)
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安徽监狱在监管安全、应急处突等领域的专业化、实战化应用。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部署,建立起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的监狱区域管控体系,有效防止在押人员的非法潜逃或脱管,有效掌握内部在押人员的活动轨迹,有效实现在押人员的自动化清点,直观准确的展示人员实时分布动态,实现变被动防范为主动监防、变繁琐工作为简易操控、变危险管理为安全管理,使各个环节有据可查。
本项目具有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整体设计考虑对已有投资的保护,项目整体设计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监狱现有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监狱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从整体上降低监狱信息化投入的资金。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以“党建引领、依法治理、科学改造、安全发展”为宗旨,积极探索安徽监狱警务模式创新,以信息化推进监狱安防一体化建设,完善监狱安全警务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监管场所安全防范水平。促进监狱安全保障有力、执法公正规范、信息通信便捷、指挥管理高效的总体目标,提高监狱的罪犯改造质量、警察执法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实现监狱长期安全稳定、警务执法科学文明、警力效能充分发挥,为平安安徽建设添砖加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项目严格按照《全国监狱信息化建设规划》(司发通〔2008〕124号)、《安徽省监狱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建标139-2010《监狱建设标准》、“智慧监狱技术规范”(SF/T0028—2018)等纲领性文件执行,各类接口完全开放,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系统与安徽监狱现有“警务通”对接,开发移动端APP,拓展智能化应用。项目采用的到达角定位(AOA)技术,利用单一天线发射寻向讯号,而接收端的装置内建天线阵列,当信号通过时,会因阵列中接收到的不同距离,产生相位差异,进而计算出相对的信号方向,是业界主流、成熟、先进的技术。包括J2EE.net体系架构、“表现层-逻辑层-数据层”三层次结构、WEB技术、平台组件化技术、虚拟化技术等,支持WFMC(工作流)、W3C(表单)、XML(数据交互)等主流标准。系统应用功能采用“平台构建应用”模式进行定制,从而保证系统的高性能和高稳定性,有效地降低开发集成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和产品风险。
从安徽监狱信息化的发展来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装备增加管理科技含量,并不断健全和规范业务管理流程,达到监管事前预防、及时处置、事后可查的管理目标,提高对重点犯的管理效率,提升监狱的管理水平,具备在全省监狱推广应用的价值。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