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公安 >

宁波市公安局创新建设智能警务亭打造 “超级警察”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7-30 15:58:18   来源:宁波市公安局科信局

[法安导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传统工作模式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条件已逐显劣势,打击犯罪不实时、社会治理不精准、服务办事不到位等问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传统工作模式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条件已逐显劣势,打击犯罪不实时、社会治理不精准、服务办事不到位等问题,促使公安机关亟需深化拓展管理服务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如何将公安现有资源与信息化手段紧密结合,切实提升打击犯罪、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的履职能力,已成为公安机关的当务之急。对此,宁波市公安局党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当下、审时度势,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智能警务亭建设,着力打造集区域全息感知的集中承载点、立体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快速反应道东的街面卡控点、人民群众身边的综合服务点和警务机制改革的创新定破点“五位一体"的“超级警察",文现了海量数据智能感知、预警指令精准推送、应急处运快速反应、智能防控区域覆盖和便民服务向前延伸,2018年6月13日原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侍俊来甬调研时,对智能警务亭建设应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宁波市公安局创新建设智能警务亭打造 “超级警察”的探索与实践

  一、宁波公安原有警务亭现状

  目前,宁波公安警务亭包括交警岗亭、治安卡点、社区警务室,移动警务站等,其数量、位置、面积、配置等根据功能定位、实际条件等均有不同。

  (一)交警岗亭。全市现有的交警岗亭主要装备及配置:基本警务器械装备,简单办公桌椅,无信息化装备,大多数面积在6平方米左右。

  (二)治安卡点。全市现有的治安卡点主要装备及配置:基本警务器械装备,简单办公桌椅,无信息化装备,大多数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

  (三)社区警务室。全市现有警务室主要装备及配置:基本警务器械装备,简单办公桌椅,公安网计算机1台,打印机1台。面积差异较大,在6至30平方米之间.

  二、现有警务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各类警务亭对治安维护、刑事打击、巡逻防控、交通管理等工作提供了良好支撑,为基层民警提供了基本的场所和硬件设施。但其简单功能显然已无法适应新挑战新要求,更无法匹配现代公安警务需求,尤其在智能感知、信息采集、服务群众、勤务支撑、信息宣传等方面存有较大缺陷,与公安信息化发展方向明显脱节。

  (一)勤务模式支撑不够。民警驻扎在警务亭内,只能通过随身携带的对讲机与指挥中心联系,无法实时、全面的获取重要关联信息,进而无法高效主动地开展警务活动。如,周边交通通行状态、近期发案态势、各类关注人员行动轨迹等基层伴务热点信息均无法传递到务亭.

  (二)数据收集能力不强。 现代公安警务需要海量数据作为支撑,实时掌握治安要素等各类基础数据是开展“打、防、控、管”分析研判工作的前提。但是设立在交通路口、治安热点地段、居民社区内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警务亭,没有智能感知、识别等设备,不具备此类数据的收集获取能力。

  (三)公众服务能力缺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具有数量优势、位置优势的警务站点,在百姓身边却不具备服务群众办事的设施和手段,显然是不符合群众的期望。

  三、智能警务亭建设主要内容

  为切实解决现有警务亭利用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低、为民服务能力低等历史性问题,宁波市公安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结合宁波公安实际,以“敢于天下先”的勇气,大胆创新、自我突破,定位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警用物联网、警务感知网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规划布局和技术整合,全面部署智能警务亭建设,

  全力打造街面“超级警察”,开创了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宁波特色的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新模式。

  智能警务亭建设主要内容是:

  (ー)智能感知。通过在智能警务亭布建视频监控、人脸识別、传感器信息采集、物联网RFID采集等智能感知设备,最大限度地感知人、车、物等动态信息。

  (二)公共服务。配备自助服务终端,集成宁波公安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阿拉警察”APP功能,并植入战略合作伙伴自助服务模块,进一步便利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三)信息宣传。亭外设置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屏,可根据警务亭的类型、位置、治安环境、群众需求等由后端精准推送。发布内容涵盖各类治安警情、交通通行、社会管控等预警信息,警务宣传报道,消防管理,重大事件通报,公安服务指南,法律宣传等。

  (四)勤务支撑。优化警务亭硬件环境,为执勤、巡逻民警提供安全、舒适的休息场所和临时工作驻所;储备急救设备等不便于携带的应急装备,确保民警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五)警务协同。依托社会治理网络化管理,实现网络内的巡特警、社区民警、交警、消防、网络员、保安、辅警等力量整合,并与就近派出所、交警中队、消防和社会力量等实现联动,提升快速反应和应急响应能力。

  另外,针对辖区范围大、突发情况多、警力配置不足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引入无人机设备,进一步提高在复杂环境下的信息采集和动态感知能力。

  四、智能警务亭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智能警务亭建设,重塑了警务流程,推动了警务机制革新,开启了智慧警务模式。

  (一)打造了区域全息感知的集中承载点。充分利用智能警务亭上搭载的智能感知设备,围绕治安重点要素,实时精准获取各类数据,并通过矢量叠加以及系列技术手段处理,实现了对同一治安要素的立体、多维体现,配套相应的智能实战应用平台实现了“综合搜索、智能分析、自动预警、实时推送”等智能化功能。

  (ニ)打造了立体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将智能警务亭连点成线、织线成网,融合功能强大的“天网”, 织密巡卡防控“地网”,依托警务亭这个超级“节点”构建“防控体系、防控网圈、防控网格”三层立体防控格局。面上布建全域感知“天网”,线上织密巡卡防控“地网”,点上依托警务亭这个超级“节点”,构建一个覆盖“天上、地下、网中”的智能防控体系。智能防控网格内以智能警务亭为支点,开展智慧平安社区建设。 在汇悦湾小区和银泰城商圈试点的2个月来,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汇悦湾小区实现零发案,银泰城商圈警情、发案环比分别下降32%,40%.

  (三)打造了快速反应链条的街面卡控点。建立健全智能警务亭“平时无人+战时入驻”勤务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囤警街面与警力不足的矛盾。 平时,智能警务亭采取“无人值守”智能化运作,通过前端感知、平台枢纽和移动终端,实现无人状态下对面上治安的智能感知、预警、行动。在亭内安装音视频对讲系统,与情指联勤中心互联互通,实现群众在线报警和咨询求助。同时,引入警用机器人定时定点巡逻,强化警务亭周边治安态势的感知和掌控。战时,在重大安保活动期间,按照等级响应要求派遣警力入驻警务亭,核查过往可疑车辆和人员,形成一张围绕安保重地的“过滤网”;发生重大案(事)件时,充分利用警务亭延伸街面的有利位置和成熟完善的处置机制,将警务亭作为临时堵控卡点,打造区域防控的“铁栅栏”。
        (四)打造了人民群众身边的综合服务点。 当前,公安机关的线上服务日趋完善,但终究离不开线下的支持保障。如果说“阿拉警察APP”是服务群众的“网店”,那智能警务亭就是遍布全市的线下“实体店”。

  目前,阿拉警察APP已经开通智能警务亭模块,在线展示警务亭的位置、功能等信息,群众可以通过阿拉警察APP搜索附近警务亭办理相关业务。同时,将智能警务亭作为推动公安机关“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向深入的“助力器”,在亭内布建港澳台再次签注、临时身份证明、交通违章处理等自助机,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便民一线延伸。亭外配置共享雨伞、共享单车、自助售货机、市民卡办理机等,进一步拓展为民服务范围.

  (五)打造了警务机制改革的创新突破点。 在智能警务亭,探索创新自助式、智能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专门研发重点人员管控系统,整合到警务亭自助机中;前科人员、重点人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确认身份进行报备,使管控工作更规范高效。特别是针对社区戒毒人员,为保障个人隐私、提高监管效率,研发了涉毒人员自助报备机,利用唾液、毛发等生物样本进行检测,打造便捷高效的吸毒人员管控模式。 同时,将老潘视频网络调解部署到警务亭,利用警务亭的音视频系统远程连接专业调解员,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处置。

作者:张为秀、季妙娅、贺豪杰

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