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政法综治 >

通州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

时间:2019-04-25 13:51:57   来源:富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安导读]    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

  “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雪亮工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战略工程。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新时代,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中央政法委以“雪亮工程”建设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并进行了全面部署,孟建柱、郭声琨等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近期蔡奇书记提出:“要注重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用科技手段来构筑维护首都的安全屏障,通过建设雪亮工程让犯罪分子逃不出我们的视线、始终在我们的监控之下”。

  “雪亮工程”是中央、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务,是从统筹安全和发展出发,对公共安全视频进行建设、联网、整合与应用。2015年,国家相关政策即已开始主推“雪亮工程”建设。2015年9月,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雪亮工程”开始向全国推广。《意见》中提出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以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共同批准北京东城、通州等48个城市获选全国首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城市,并获得中央补助资金。中央综治办于2016年、2017年先后召开推进会,强力推动各地“雪亮工程”建设。2017年4月、8月,北京先后召开两次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延昆在全市“雪亮工程”建设推进部署会上强调指出:要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综治考核体系。

  作为“全国第一批雪亮工程示范城市”之一,通州区委区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相关要求,全力开展“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此工程着眼于通州区的城市规划定位需求,密切联系实际,采用新技术,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安防体系。

  

1 通州雪亮工程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与河北、天津相邻,面积9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9万人。2016年全区常住人口142.8万人,户籍人口74.7万人。2015年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是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全区各部门协同做战,全力打造区级重点工程。

 

  通州区“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分为硬件及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软件建设两大方面:

  (1)硬件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建前端监控探头16000余路、新建数据中心和升级改造接入节点机房共20余个,新建机房总面积近3000平米;

  视频展示方面,新建展示屏幕近1000块,分别在公安分局、应急指挥中心、综治指挥中心、各派出所和各委办局进行部署;

  设备配套方面,增配服务器、数据存储等设备1000余台、网络设备500余台、安全设备近200台,新增通信链路近7000条;

  (2)应用软件包括新建共享门户、视频图像联网平台、GIS支撑系统、视频解析系统、综合治理应用平台、公安应用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图像大数据云平台。

  

2 通州雪亮工程的建设内容

根据北京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总体部署,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实际,本项目将开展以全域覆盖前端采集点位、一个共享门户、联网共享平台、五大综合应用、七项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作。

 

  新建前端采集点以“一域、三圈、百线、千点”的大范围多种类的布点方式,通过融合制高点等各类监控视频,WIFI固枪采集的WIFI数据,人员卡口的人脸图片,微卡口的车辆图片及热成像的热源表征等多种信息,实现多控域互动、多角度融合、多信息联动的组合应用目的。

  新建一个门户平台,建立通州区社会综合治理资源共享门户,形成统一的用户界面,将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提供给用户。

  新建联网共享平台,通过视频专网建设视频图像共享平台、公安网建设视频图像联网平台建设工作。

  新建和完善综合治理应用、公安管控应用、数据交换与共享管理、图像云、大数据服务应用、系统综合运维五大综合应用。

  新建视频专网、数据汇聚节点、数据中心机房及配套工程、图像云计算大数据平台、视频图像解析中心、调度指挥显示系统、安全平台等7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工作。

  

3 通州雪亮工程的设计思路

3.1 总体建设目标

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围绕人、地、物、事、组织等社会治安要素,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协调指导、公安机关具体组织、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全面建成北京市通州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

 

  根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4]69号)、《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和《关于加强首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京办发[2016]2号)的工作部署,区公安分局组织编制了《通州区“十三五”时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意见》,全面推进通州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夯实视频监控点位布局,强化资源整合,推进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化研发及深度应用,规范视频监控系统建、管、用、维工作机制,推动“平安通州”建设,实现全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总体建设目标下,“北京市通州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计划建成“统一编解码标准、统一联网协议、统一控制协议、统一编号规则、统一视频传输网络”的综合视频管理系统,整合各类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视频图像资源、音频资源、其他感知信息源,实现综合感知信息的全网共用,一点布控全网响应,应用管理全网运行的北京市通州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

  

3.1.1 四个统一

建设首先要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

 

  (1)统一规划:避免多个部门独立规划存在的重复规划问题,整合建设资源,提供更高效的建设成效比。

  (2)统一标准:统一命名、统一标示,避免因命名不清楚或者不规范造成摄像机资源查找困难、识别困难,统一视频图像结构化信息库,提供标准化最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充分发挥多元化信息系统应用优势。为多部门共享提供标准化接口服务,降低开发风险和开发难度。

  (3)统一平台:统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避免多个基于视频监控的业务应用平台重复建设,同时避免因开发接口不同造成多套平台对接困难,资源有效整合困难;通过一套平台的业务建设,实现业务一处开发全网受益。

  (4)统一管理:整合所有管理资源,建设统一视频监控数据中心,避免多个部门都建设数据中心机房造成的空间浪费;以及因机房建设马虎,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的机房的空间、环控、供电、UPS、维护等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出现因机房故障造成的系统无法使用问题。

  

3.1.2 两个中心

考虑到网络和数据资源的安全性、稳定性、扩展性,本次项目建设两个数据中心进行互为备份,并规划异地容灾和备份功能。

 

  

3.1.3 一张网

本次建设本着统一建设的原则,为了满足公安、交警、城管、交通、人防等多个部门的应用,要实现全区视频监控覆盖无死角。按照外圈内网、网格化部署的原则实现一张视频监控网。

 

  

3.1.4 全业务融合

本着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原则,构建满足通州区政府各应用部门视频图像信息调用、存储、智能应用需求的、统一标准、便捷应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按照政府多部门不同的需求,设定访问权限进行视频资源分配。

 

  满足公安机关在维稳处突、指挥调度、侦查破案、执法规范、治安防控,交警的交通拥堵治理、车辆违章管理、车辆盗抢管理、交通限行等,城市管理的渣土车管理、道路遗撒、乱倒垃圾、流动摊贩等,交通管理的公交运行、航运管理等,人防的应急指挥、人员疏导、人防工程监控等工作中对视频图像技术应用的需求,将视频图像技术打造成提升城市治安、管理的支柱技术。

  

3.2总体逻辑结构
3.2总体逻辑结构

3.3总体网络结构
3.3总体网络结构

3.4总体物理结构
3.4总体物理结构

3.5 总体安全设计

为实现视频图像信息在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以及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视频图像信息安全体系。目前,在公安网和视频专网对视频图像信息数据的传输、存储、访问控制等关键环节尚未形成规范的、严密的安全防护体系,不能满足“严控边界、纵深防御、主动监测、全面审计”的信息安全要求,存在较严重的信息安全漏洞,而且随着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共享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安全防护体系漏洞也将会被不断放大。此外,现阶段共享平台与其他政府部门间信息交互的安全防护措施与要求仍未明确制定,安全交互问题未解决之前跨部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的愿景无法得以实现,因此,搭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方案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并充分结合北京市通州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业务应用流程、网络架构、业务数据的安全需求及安全制度需求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体系设计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安全保障的可管、可控、可视和合规(满足国家等级保护等合规性要求),建立信息安全长久机制。

  

3.5.1 平台安全性设计

(1)身份认证管理

 

  对于单位、个人用户的身份鉴别,平台采用双因子认证的方式,即口令与ID认证来实现。

  对于运维管理用户的身份鉴别,借助堡垒机解决安全运维规范管理,通过多种用户认证方式,不同的安全操作权限,同一地点的不同资源的集中访问,简化操作流程,并满足相关规范中关于用户身份与访问管理的审计要求。

  (2)访问控制

  平台对不同用户设定有不同的角色与权限,所有用户仅具有其所相应访问操作的权限。

  (3)操作日志留痕

  平台应记录完整的用户操作日志。包括操作人员登录、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情况:操作的模块、操作的用户、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便于今后查询、追溯。日志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数据量最多支持1000万条。

  (4)客体安全复用

  采用具有安全客体复用功能的系统软件或具有相应功能的信息技术产品,对用户使用的客体资源,在这些客体资源重新分配前,对其原使用者的信息进行清除,以确保信息不被泄露。

  (5)系统可执行程序保护

  平台病毒防御体系的设计,需要采用“主动防御+传统杀毒”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可执行程序的完整性检验,防范恶意代码等攻击,并在检测到其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采取措施恢复。

  

3.5.2 数据安全性设计

视频、过车图片及数据采用专用云存储方式,采用对象存储模式,分离元数据与数据信息,同时由元数据统一管理,当需要获取数据信息时,通过云存储软件,沟通元数据集群与存储集群,获取所有相关元数据信息与数据信息,经过云存储软件整合,才能获得有效数据,即使任何一个磁盘、一个云存储节点被盗或被入侵,都无法得知具体的数据内容。入侵者无法将零散的数据恢复成完整的数据内容。从而保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数据在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  

3.5.3 网络安全性设计

通过业界成熟可靠的安全技术及安全产品,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经验和能力,系统化的搭建安全技术体系,确保技术体系的安全性与可用性的有机结合,达到适用性要求;网络层安全主要设计的方面包括安全域划分、边界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检测、入侵防御、恶意代码防范等几大类安全控制。对应到视频专网和社会资源接入网信息系统实际环境。

  (1)安全域划分

  安全保障体系首先需要确定安全保护对象,即合理划分安全域,确定出需要保护的计算环境、区域边界和通信网络,然后针对保护对象进行安全区域设计。

  (2)区域边界访问控制

  区域边界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授权访问。由于同一安全域内保护对象拥有相同的访问控制策略,可以认为同一安全域之内是相互信任的,而安全风险主要是来自与安全域之间相互访问所带来的,因此,对于安全域的防护主要是对安全域边界的安全防护。

  (3)区域边界安全审计

  为了加强各业务系统的安全审计,及时发现网络攻击行为,为确定和追踪攻击来源提供有力证据。通过网络审计系统对各种应用协议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剥离、恢复,判断网络违规访问行为的发生,对用户的接入、访问日志、用户的访问内容、用户的访问行为和轨迹、被访问的应用或业务系统的情况进行审计。

  (4)区域边界完整性保护

  对办公用户、运维用户在非未经授权的网络外联以及恶意入侵等行为进行实时的检测,分析来自网络外部和内部的入侵信号,在网络受到危害前发出警告,规避由此造成资源丢失甚至敏感信息的泄漏风险。

  

3.5.4 安全制度设计

以等级保护标准为指导,建设一套动态、系统、全员参与、程序化和以预防为主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实施、操作、监视、复查、维护和改进信息安全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并且表现为组织结构、策略方针、计划活动、目标与原则、人员与责任、过程与方法、资源等诸多要素的集合。

 

  (1)安全管理机构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是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才能保障信息安全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2)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规范的制订与发布,确立信息安全方针,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档的制订、发布、修订、评审进行约定,以保证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文档的严肃性。

  (3)人员安全管理

  建立内部工作人员从入职、在岗、调岗、离岗全流程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以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

  (4)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规范新建信息系统在立项阶段、设计阶段、开发实施阶段、试运行阶段、转产上线阶段的信息安全管理。

  (5)系统运维管理

  建立整套信息安全运维管理规范与操作手册,制订相关技术规范,以此来加强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4 雪亮工程的建设原则

4.1 坚持高标准

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首要的是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增量,形成规模优势和效应。按照市局文件要求(北京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总体技术规划)监控布点的密度要满足四级防控区域要求。我们一方面严格遵照文件精神,将副中心办公区作为一级防控区域(二环以内及副中心15平方公里),摄像机密度不少于120台/平方公里。

 

  另一方面,综合考虑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未来人流车流的变化,以及公安的防控需要,在规划点位布局期间,以六平方为核心,外延一公里范围内比照一级防控区进行建设,外延3公里范围内比照二级防控区进行建设,摄像机密度不少于80台/平方公里。针对马驹桥、台湖、次渠等地区根据其治安特点以及人流密度比例,应按照三级防控区域,摄像机密度不少于60台/平方公里。其他地区规划按照四级防控区域,摄像机密度不少于40台/平方公里。

  综合考虑市局文件要求、区发改审批的资金额度,同时兼顾农村重点地区建设,我们新建监控摄像机近16000个,实现重点地区的全覆盖要求。

  

4.2 突出副中心特色

针对行政办公区纵深不足的地域特点,我们紧紧依托“雪亮工程”,采取“以点保面”、“以外圈保内圈”的方式,创新防控模式,打造四道科技防控圈(即“边界圈、警戒圈、限制圈、控制圈”)。通过对不同功能监控设备、卡口设备、围栏设备等的组合应用,综合利用多系统、多渠道监控资源,最大化实现价值数据信息的提取,多角度关注行政办公区周边的人、车、物,实现对行政办公区的“全方位、无死角”管控。

 

  行政办公区边界圈:在圈界制高点部署超高清摄像机、全景摄像机,实现对“6平方”范围的高空全覆盖;部署百余个车辆卡口摄像机、百余台人脸识别摄像机、近百台WIFI围栏摄像机,配合近300台可控、固定高清摄像机,实现域内人员、车辆、事物信息的全采集、全管控,利用多技术手段交叉组合,实现无死角防范、重点人员轨迹实时跟控。

  行政办公区警戒圈:部署车卡口、人卡口、wifi围栏、SDI摄像机等设备,实现区域内高密度监控覆盖,达到120个/平方公里,覆盖100余条道路,200余个支干路口。实现该区域内人、地、物、事、组织真实、虚拟信息的全采集,重点敏感人、车、物即出现即报警即警戒。

  行政办公区控制圈:区域内监控覆盖密度达到80个/平方公里,重点在地铁站、繁华场所等部位部署人脸摄像机近200台,车卡口近2000个,实现该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道路、重要路口的全方位管控。达到进出副中心行为轨迹的全程展现,倒查跟踪。

  行政办公区限制圈:在在行政办公区附近的进出路口,部署建设100余专业车辆卡口设备,覆盖100余条车道;同时部署建设WIFI围栏摄像机近1000台,对燕郊、大厂、香河等外省市、县进出副中心和朝阳、顺义、大兴方向进出通州100余个路口进行全封锁,实现封边界、守路口、控线路,达到双向精准管控目的,全面保障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安全。

  \

4.3 形成部门合力

当前,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已经从原来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转向协同多部门共同推动的格局,由原来主要服务于公安业务转向服务于维护公共安全的大局。为此,我们着眼于“全区共享、部门共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齐抓共管,切实形成了全区整体合力。

 

  坚持调研出真知。组织区属47家单位深入开展调研,明确部门需求,确定整合联网视频监控探头2万余个,梳理需求100余条,形成需求调研报告15份,为资源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协力保建设。在区发改、财政、经信等部门大力支持下,依法依规完成了各项手续办理。区市政市容、城管、交通、园林、路政等部门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提升了项目施工速度。

  坚持共享促应用。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党政、后个体”的原则,将图像资源整合作为各部门的主要任务。目前已联网包括区国土局、教委、部分乡镇以及大运河文化广场、森林公园等重点部位的社会图像资源3000余路。

  

4.4 坚持利旧创新

自2011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区、镇两级完成了大图像一、二、三期建设,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视频巡控网,在社会治安管控方面收效显著。本次“雪亮工程”建设并不是要推翻之前的建设成果,而是在原有大图像一、二、三期建设的基础上利旧创新,全面承接、高效利用已有视频资源,同时将全区各委办局、街乡镇自主建设的20000余路视频监控整合再利用,进一步织密视频监控网络,打造全区视频监控建设“一张网”、管理“一张表”、应用“一盘棋”的体系格局,全面清除区内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监控盲点,真正实现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全覆盖”。

 

  

4.5 高效与廉洁并重

“雪亮工程”只有做到廉洁才能高效,才能真正做到雪亮。中央综治办专门印发了《关于依法规范推进综治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通知》,要求始终坚持忠诚、干净、担当,依法规范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按照中央文件要求,我们在通州区雪亮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都要求:要按照“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标准开展建设,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始终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执行相关制度,不搞急功近利的工程,不高劳民伤财的工程,不搞贪污腐败的工程,努力使这项工程正真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工程,成功打造通州区的典范工程、廉洁工程。

 

  

5 通州雪亮工程的技术特点

“雪亮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建、联、管、用”是他的四个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其系统性、融合性、广泛性、智能性等特点,通过抓好“四个统筹”,我们将为全区建设一个谁都能用且好用的系统平台。 

5.1 系统性

通州雪亮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统筹考虑“建、联、管、用”四个环节是基础。公安分局作为主责建设单位,首先明确四个环节即相互关联也相互制约,从规划阶段就以应用为核心,倒推建设布局设计、技术路线选择、系统软件配备、使用权限分配、智能化运维管理应用。期间,我们遵循顶层设计、整体考虑、分布建设的原则,明确各阶段应达到的目标,以确保系统建设的完整性与可用性。  

5.2 融合性

通州雪亮工程是一项融合性的工程,统筹各类视频数据资源的共享整合是手段。当前视频图像信息已成为开展社会管理的基础信息资源,在规划建设伊始,我们就坚持跳出公安看公安,摒弃视频图像资源只能一个部门独有的观念,统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需求,首先实现了与综治部门的共享,同时构建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联网全区400多家单位的视频图像资源作为雪亮工程图像资源的补充,最终形成全区共建、公管、共用模式。

5.3 广泛性

通州雪亮工程架构体系以物联网感知前端、多网融合链路、大数据中心、视频云等为核心元素,其中融入了云计算、物联网感知、视频图像结构化解析、大数据清洗、存储等各种时代元素。

5.4 智能性

通州雪亮工程是一项智能性的工程,统筹全区应用管理是保障。未来视频监控的使用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出现的安全风险也将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做到便捷使用也做到安全管理,我们建设了智能运维模块,用于整个系统的前端接入、网络传输、授权使用、安全共享等进行系统管理。我们采用了视频结构化描述、智能图像分析、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用于为全区积累可供二次开发使用的基础数据。

6 通州雪亮工程的应用方式

建设“雪亮工程”不仅是中央的文件要求,更是我们通州区打造智慧城市的一个有利抓手,建设“雪亮工程”契合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雪亮工程”即被定义为通州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为后续全区各部门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园林、智慧环保、智慧城管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全区各部门利用视频专网开展工作提供了网络环境支撑。此次“雪亮工程”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万兆带宽视频专网;实现对全区视频数据的采集、联网整合、存储;建设了可以提供各类标准数据接口的视频图像资源库,建设了针对车辆、人员等进行管控的基础功能模块。当前,各业务部门可以依据权限使用现有成果,也可充分利用现有数据,结合部门业务需求进行深层次的二次开发应用。 

6.1 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的应用

我们建设了GIS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形成全区信息资源一张图,通过将视频图像信息与空间地理信息的融合,实现视频图像信息、人员分布信息、应急联动信息、以及各类基础数据信息的同步显示。

 

  例如:通州雪亮建设的车辆微卡口摄像机可以将经过的车辆进行车牌抓拍,并将车牌数据存储进大数据视图库内,车辆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与投入使用,为我们在交通要道上建立了闭合状的无形防控系统。使用车辆大数据系统可实现公车私用的管理。可以在电脑上登录系统,将所有公车的车牌号录入系统,设定该车辆可出行的时间,如果在非出行时间段,某一公车上路行驶,系统即可进行报警并记录其行驶轨迹,相关单位可以根据报警进行实时管控,也可根据轨迹进行倒查。使用车辆大数据系统可对常住人口非京牌机动车保有量进行统计。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提取一周内所有进出通州的车牌信息,通过除去京牌车辆,选取连续出现五次以上的非京牌车辆进行计数,将此数据与提取总数进行百分比测算,即可掌握通州区内,常驻人口拥有非京牌车辆的概率数据。

  案例:在建设期间,我们坚持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原则,2018年1月1日至今,利用车辆卡口系统协助区交通支队、国家安全局、公安分局纪委办理案件26起,其中协助定位已知车辆行驶轨迹8起,根据车辆特征(车辆颜色)确定车牌号码并进行轨迹跟踪18起,侦破命案肇事逃逸2起。

  

6.2 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应用

在雪亮工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网融合技术,有效地打破了过去的网络壁垒,打破了各部门一亩三分地的固化思想,通过把多类社会资源网融合起来,实现各类视频资源的整合应用。此次“雪亮工程”以视频专网作为视频图像传输网络,并进行各类视频数据的汇聚、分发、处理。

 

  例如:全区19个委办局、15个街道乡镇均已经接入了视频专网客户端,按照权限实现对视频图像的调阅、回放、视频下载等。利用视频分控平台更有利于开展污染溯源工作。通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对水源地周边及沿线区域人员、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在违法污水排放行为发生后,可全程视频记录违法行为,同时对于嫌疑人及嫌疑人所使用的车辆进行轨迹分析。实时视频监控图像更有利于建设美丽城市。城管、市政市容等部门通过无死角的视频图像,能够及时发现违规排污、暴露的垃圾、非法的流动小贩、违规占道经营等,利用视频抓拍固定证据,执法处理。

  

6.3 在惠民利民方面的应用

目前,全区重点部位、开放式居民小区和治安复杂区域已实现视频全封控,视频存储时间最低可达到30天,对于在该区域内出现的人员走失、财务丢失等均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证据固定,为大大提升了挽回群众损失的几率。

 

  全区学校、幼儿园实现了监控全覆盖,增添了人脸识别系统,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现进行及时报警,提前预防处置,做到让孩子的父母真正放心、安心。

  全区停车场管理系统ETCP数据已接入雪亮工程车辆大数据系统中,未来,相关部门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再加工处理,二次开发软件系统,既可以向社会发布获取的实时车位信息,哪些地方停车比较多,哪些地方还有空余停车位,群众将一目了然。

7 通州雪亮工程的应用特点

通州作为全国首批雪亮工程示范城市之一,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我们力争将雪亮工程打造成为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标杆工程、典范工程,充分展现社会治理新模式、服务保障新手段,助力公共安全、社会管控、维稳安保、百姓平安。 

7.1 多网融合在这里实现

在雪亮工程中引入并使用多网融合技术,有效地打破了过去的网络壁垒,打破了各部门一亩三分地的固化思想,通过把多类社会资源网融合起来,发挥资源汇聚的规模效应。雪亮工程建设了带宽为万兆的全区视频专网,通过安全边界,实现与互联网、政务网以及公安网的数据交换。

 

  一是此次雪亮工程建成后,可形成高空全景瞭望,在区级指挥中心即可实现通州区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全境鸟瞰,实现城市全景监测,大场景下发现的突发问题,可迅速聚焦现场图像,辅助各级领导处理决策重大应急事件;二是可通过视频专网向政务网传送相关职能部门需要的结果性数据,例如:某一路段通行车流量统计数据,为政府部门制定道路疏解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改善交通状况。三是可将分散在互联网上的各类社会图像资源进行整合,此次雪亮工程体量具备30万路视频资源的整合承载能力,整合完成400家社会单位图像资源,通过视频专网进行汇聚后,各委办局可通过自己的用户端,按照权限进行图像资源的调用。四是可将视频专网上汇聚的各类数据信息,通过安全边界百度的方式,提供给公安的各业务部门进行应用。

  通过视频专网完成各类资源汇聚后,即可通过一张图模式,实现全区范围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的一体化展示、可视化指挥和扁平化调度,在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可动态显示各类事件的实时进展,通过大屏与其他小屏(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进行实时交互,把信息推送到城市运行管理人员的移动终端上,管理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界限参与决策、管理,而不必亲自到控制室的大屏幕前查看信息。特别是需要调动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多方联动、高效处理的紧急突发事件,可极大缩短调度指挥指令时间,提高处置效率。为社会治安分析研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使城市具有感知功能、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石。

  

7.2 智慧城市从这里起航

智慧城市通常被认为是在技术变革与知识经济发展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或形态,智慧城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其内涵还包括社会要素以及人的发展。智慧城市是中央定位“副中心”四个城市的理念之一,建设雪亮工程,刚好契合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我们要通过雪亮工程提供的各类数据,让这座智慧城市具有感觉、知觉、有反应、会学习、能够自动调整。

 

  在视频、数据采集方面,我们建设了5类信息采集的感知前端(实时采集视频图像、车辆信息、人脸信息、手机MAC信息、PM2.5等环境信息),共计使用了12种类型的采集设备,新建及整合后的两万余个智能采集设备实时回传人、车、物等各类属性信息。

  在视频、数据的处理方面,将不同来源的数据加工整理,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结构,通过多源轨迹数据在时间及空间上的深度碰撞和高度融合,实现松散的多样化数据无缝拼接,将“孤立的条数据”整合为“融合的块数据”。

  在视频、数据存储方面,摒弃传统数据存储模式,引进云存储概念,建设全区一朵数据云,为全区提供超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资源存储。实现了对分布在全区各个数据节点信息的虚拟化管理,实现对原有系统及全区各部门监控系统的整合存储、实现全区不同物理空间数据的统一云存、统一调用。

  在视频、数据应用方面,建设了15类应用模块,并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系统和应用门户,实时输出各类信息指标,供综治、公安部门使用,各业务部门可提取相关数据再加工,进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7.3 安全稳定在这里得到保障

雪亮工程庞大的视频联网整合能力、汇聚积累的海量信息数据资源,将为我们防范控制暴恐分子、煽动闹事分子提供有力支撑;将为我们成功举办大型社会活动提供安全策略;将为我们开展要员警卫工作提供有力抓手。综合考虑未来城市环境开放性强,各类风险隐患增多等状况,在监控点位部署上,我们着力打造了进京与进通州的平安边界,实现对各类车流、人流的筛查,过滤各类不安全因素,针对6平方行政办公区,我们形成了一三五防控圈理念,有效提升城市安全度,“雪亮工程”将服务于防范和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更有利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

 

  未来,雪亮工程将让城市更安宁和谐,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雪亮工程”遍布大街小巷的监控探头都在‘站岗值班’,每个人都在它的监视之下,即使深夜回家,也很安全。雪亮工程将有效遏制违法犯罪现象,全区只要是重点要害,只要是人员密集,只要是容易发生盗抢等各种案件的地方,都有监控,让犯罪分子闻之丧胆。所有丑恶现象,所有隐患、苗头问题,都能通过视频监控全面覆盖、实时掌控。

  

7.4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这里提升

“雪亮工程”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新模式,助力社会经济发展。雪亮工程建设完成后,相关委办局均可通过分控平台利用视频监控资源,城管、环保等部门通过无死角的视频图像,能够及时发现违规排污、暴露的垃圾、非法的流动小贩、违规占道经营等,利用视频抓拍固定证据,执法处理,建设美丽城市。区综治平台建设政府微信发布模块,利用雪亮工程智慧前端记录各类交通、城管、工商、环保的执法视频,涉及群众关心事件,及时向公众发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雪亮工程数据应用平台可对通州的区域经济进行分析。例如:车辆大数据系统可以识别3000多种车辆型号,针对通州区境内行驶车辆的品牌、型号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级别车辆的占有比例。车辆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区域内本地居民车辆使用情况,从而对区域宏观经济情况、居民消费情况等进行分析,辅助区政府主管领导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决策。

  雪亮工程还可助力政府部门公车私用管控工作:目前,通州雪亮建设的车辆微卡口摄像机可以将经过的车辆进行车牌抓拍,并将车牌数据存储进视图库内,在电脑上可通过搜索车牌号得到车辆经过的位置以及时间,并可以在地图上形成该车牌出行的轨迹。如果在非工作时间段该车长期出现在非工作区域,那就基本视为公车私用,下一步利用监控视频进行验证后,我们就可以对该车辆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关的处理。

  

7.5 群众获得感在这里得到体现

雪亮工程”是服务保障民生的有力抓手。通州“雪亮工程”采取“一域、三圈、百线、千点的布局”,将视频监控范围从城区重点区域和主要干道延伸到支小路、社区、村庄、学校出入口,控点连线布下的“天网”,实现了盲区有效监控,各级人员远程守护,照亮百姓归家路。雪亮工程建立了社会公众与政府的沟通渠道,接收与发布涉及民生民意的视频图像,积极引导群众共治;设置大气监测、路况提示、环保治污等展示模块,实时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切实体现大数据的惠民红利。

 

  目前,全区重点部位、开放式居民小区和治安复杂区域已实现视频全封控,视频存储时间最低可达到30天,对于在该区域内出现的人员走失、财务丢失等均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证据固定,百姓的安全感将全面提升。学校、幼儿园实现了监控全覆盖,增添了人脸识别系统,对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现进行及时报警,提前预防处置,做到让孩子的父母真正放心、安心。全区停车场管理系统ETCP数据已接入雪亮工程车辆大数据系统中,未来,相关部门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再加工处理,发布获取的实时车位信息,哪些地方停车比较多,哪些地方还有空余停车位,群众将一目了然。

8 通州雪亮工程的建设成果

通州区“雪亮工程”建设是物联网概念的一个落地,是大数据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一个创新举措。

8.1 通州“雪亮工程”是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工程

在视频、数据采集方面,我们采用了5类信息采集的感知前端(实时采集视频图像、车辆信息、人脸信息、手机MAC信息、PM2.5等环境信息)。共计使用了12种类型的采集设备(WIFI固枪摄像机、网络固定枪机、车辆微卡口摄像机、人脸识别摄像机、网络云台摄像机、SDI云台摄像机、高点SDI摄像机、全景摄像机、超高清摄像机、热成像摄像机、环保监测仪、快速部署)。

 

  在视频、数据传输方面:我们采用了独立的光纤网络,运用最新的网路主干技术,带宽由千兆升级为万兆,较现有提升10倍,视频图像信息传输能力提升10倍。从而更高效快捷的实现了政务网、视频图像专网、社会图像资源网的多网互通融合、图像信息的整合共享。视频专网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在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提供智能服务等方面的的能力水平。

  在视频、数据应用方面:我们通过云存储的方式,将采集回来的各类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分类、管理,有效解决了存储空间浪费的问题,更有利于数据规模效应的发挥,同时降低了后期的运营成本。与此同时,根据全区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建设了15类应用模块,实时输出各类信息指标,并通过统一的门户网站,供各业务部门使用。

  

8.2 通州“雪亮工程”是大数据的实践

通州“雪亮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响应中央会议精神,在数据的深层次、广泛性、多形式应用上不断探索,为逐步建立区级大数据中心奠定基础。 

8.2.1 开创了大数据采集新模式。

秉持监控全覆盖、无死角的理念,依据现场地况、人流、车流、治安及警情等,融合制高点、热成像等各类监控视频手段,运用WIFI嗅探采集的WIFI数据,人像识别的人脸图片,天网卡口的车辆图片等多种信息,进一步构筑多控域、多角度、多信息的一体化采集模式,确保设备同时在线,且组成局域网络、相互配合联动、发挥最大效用,形成“1+1>2”的采集效果。 

8.2.2 开创了大数据存储新模式

采用云存储模式,“开创性的建设全区集中处理、统筹管理的视频图像数据库,促进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保证跨区域、跨部门的图像调阅和控制流畅,实现5000核计算能力,10PB存储空间的高清图像动态化、集中式存储,从原来的可存储1个月增长至1年,重要敏感数据存储3年,全面适应大数据暴增时代的存储需求。 

8.2.3 开创了大数据整合新模式

建设区级视频图像共享平台,对政府自建、社会自建、公安自建等多类图像资源进行整合接入,同时通过大数据计算的方式,实现价值数据汇聚、统一管理调度、数据信息快速检索、关系分析等功能。此次雪亮工程建设的共享平台具备5万路图像的整合能力,目前计划完成全区34个委办局及480家社会单位自行建设的视频图像信息的整合。

8.2.4 开创了大数据应用新模式

在之前,我们的应用仅局限于视频的观看、调取。此次通州“雪亮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可以为全区各部门提供15类应用系统,可独立使用,也可进行关联使用。特别是对于综治业务的提升,雪亮工程给予了强大的硬件支撑及数据支撑。  

9.通州雪亮工程的社会价值

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疏解非首都功能、引领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重任。通州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雪亮工程纳入副中心建设大局中,精心组织、超前布局、主动作为、强力推进,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工匠精神,打造无愧于时代的标杆工程、典范工程。

9.1 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智慧之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必须着眼于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制度、机制和方法创新。通州是全国首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城市,“雪亮工程”作为解决城市运行诸多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精准的“城市预警系统,全覆盖的技术触角,广泛的应用领域”,构筑了一道维护首都安全的有力屏障。通过坚持应用牵引、创新拓展,将“雪亮工程”与各领域工作深度融合,区交通、环保、市政、城管等多部门可精准调取视频数据,用于路况提示、大气监测、环保治污、商贩管理等,全面提升了政府精细化管理水平。区综治惠民发布平台,接收与发布涉及民生民意的视频图像,实时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让雪亮工程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9.2 是规模最宏大的“群众性治安防范工程”

区委区政府着眼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和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打造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照“一域、三圈、百线、千点”的布局,新建16000余万个智慧感知前端,通州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覆盖密度较原有覆盖提升十倍。建成区级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要求的“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工作目标。整合各类视频数据资源,提升平台图像资源整合能力至30万路,满足通州未来十年的发展需求。强化对海量信息的关联分析、碰撞对比,完美构建全网大视频服务体系、数据全区大存储模式,通过打造高水准的首都“雪亮工程”,全面提升了预防打击犯罪、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9.3 为打造智慧警务提供支撑和保障

“雪亮工程”将极大地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程和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提档升级。有利于提升应对处置暴力恐怖、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案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和快速处置效能;有利于适应违法犯罪动态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发挥公共安全视频在主动打击、侦查破案、固定证据等方面作用,织严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提高预防打击犯罪和科技化水平。 

9.4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卫士

“随着市四大班子搬迁临近和首都城市副中心的推进发展,域内过境人流、车流激增,各类风险隐患增多,各项维稳压力也不断增大。中央全面部署开展“雪亮工程”这一重大举措,为通州创新服务管理和加强社会建设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撑,真正体现出区委区政府打造民生民安工程的决心。雪亮工程具备“主动防范、事前预警、数据自动化采集、智能分析”等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鲜明特点。从城市监控点的高清化、无死角覆盖,到整个系统的联网与整合,再到政府部门业务应用,搭建了高效的社会面智慧安防体系,通过一张图模式实现全区范围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的一体化展示、可视化指挥和扁平化调度。使城市具有感知功能、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石。 

9.5 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央政法委决定开展“雪亮工程”并进行了全面部署,孟建柱、郭声琨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书记蔡奇提出,要“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建设“雪亮工程”让犯罪分子逃不出我们的视线、始终在我们的监控之下。”

9.6 是服务保障民生的有力抓手

通州雪亮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分级有效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对接各级综治中心的基础上,探索将其接入到群众家中或手机软件上,通过广大群众的的“雪亮眼睛”更加及时地有效发现和预警风险隐患,通过深化应用“雪亮工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把“雪亮工程”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9.7 是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管理新模式

结合未来通州的发展,综合考虑环境开放性强等特点,决定采取立体化全方位防控圈模式弥补地理位置防控纵深不足问题。以行政办公区为核心精心设置1km半径警戒圈、3km半径控制圈和5km半径限制圈,力求达到进京与进通州的双向管控和事物全管控,全面保障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安全。通过建设可视化指挥、车辆识别、人脸识别、无线管控、人员管控、移动视频、城市惠民等新型多维实战应用系统,可全面掌握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因素的动态,并实时输出各类碰撞数据,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区域防控等提供数据支撑。  

9.8 是构建全域平安城市的有力手段

牵头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是中央交给综治战线的重要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构建公共安全人防、物防和技防网络”。雪亮工程通过构建省市县多村五级综治中心网络,实现视频监控城乡全域覆盖,构建全域平安城市,有效维护城乡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9.9 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雪亮工程是在新形势下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和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工程。”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对视频监控增点扩面,整合网络信号,智能化运维,既是对天网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的巩固固和和延伸起是“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治理格局。 

9.10 是破除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的重大契机

强化系统联网、突出资源整合,促进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区域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共享。按照有关规划方案的要求,建立各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分级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类视频图像资源,逐步对接综治视联网和各级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雪亮工程”拓展到整个城市治理体系中,深深化“最多跑一次”工作,打破信息孤岛。

编辑:广翰楼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