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政法综治 >

基于综治视联网的河北省雪亮工程建设方案

时间:2019-04-24 14:56:29   来源: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法安导读]     第1章 项目背景  河北省雪亮工程平台依托于综治视联网,已覆盖全省11个地市、187个区县、400余个乡镇(街道),总计约3500个点位

   第1章 项目背景

  河北省雪亮工程平台依托于综治视联网,已覆盖全省11个地市、187个区县、400余个乡镇(街道),总计约3500个点位,促进各部门各单位互联互通和图像数据集成应用,利用视联网把数据、视频等业务有机整合,满足政府部门、职能单位的各种应用,有利于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应急指挥等领域应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雪亮工程中的作用,提高基层工作能力,便于综治成员单位共享应用。

   第2章 平台建设方案

  2.1 平台特性

  最先进:视联网技术是基于目前业界最先进的视频实时交换技术

  视联网采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任何所需的视频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远程培训、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视频电话、现场直播、电视邮件、信息发布等功能,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实现高清品质视频通信实时互联互通。视联网系统基于全球领先的视频交换技术和统一视频技术,实现全球数千公里的异地传输延时仅为200ms(0.2秒),流媒体图像品质达到DVD、高清、超高清(2-15MB码流)任意调节。网络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可经营性。系统重载丢包率:小于百万分之一。系统带宽利用率:大于90%(重载流媒体网络)。超低网络延时:微秒级全线速交换机。服务操作响应时间:小于1秒钟。终端入网响应时间:小于10秒钟(即插即用,无需配置)。退网或故障检测响应时间:小于5秒钟。

  基于视联网全交换的技术特点,使得视联网系统具备任意分会场都可以灵活机动的作为主会场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打破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以应急指挥大厅为固定指挥中心的应用模式,实现常规应急协商会议以指挥大厅为中心,针对突发事件以事件现场为临时指挥中心,同时支持针对不同分工设置多个分布式指挥中心,实现多个分布式指挥中心间灵活视频推送。满足指挥员在哪里,哪里就是指挥中心的机动灵活性。

  最安全:没有采用西方主流技术的完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创新安全机制

  视联网系统具有结构性安全,支持系统重载运行的情况下丢包率小于百万分之一、且不使用西方主流科技,如:微软操作系统、思科的IP路由技术、英特尔的CPU。彻底杜绝网络病毒、黑客、恶意软件攻击等行为,是结构性安全的网络,满足公安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3级标准。

  核心平台和所有关键节点的主要设备均支持双机热备或多机热备技术,可实现一台设备出现故障后,另外一台或多台设备继续提供服务,保障业务不间断。

  全融合:强大媒体融合能力实现监控视频、会议视频与行业数据

  视联网系统不仅能将监控视频、电视视频、手机视频和电脑视频加入视频会议,还能快速共享给其他会场,让不同部门都能查看监控图像,手机画面、电脑画面为决策会商提供直观的辅助信息,彻底打破了传统指挥中心时代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

  视联网系统可以与多种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系统围绕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重点工作,实现了与部分跨行业平台对接,推进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服务管理等综合应用,目前已经在治安防控、食药安全、森林防火、安全生产、边境管控、交通运输、邮政快递、旅游景区等行业初步实现了监控平台的融合和互联互通,实现了业务应用可视化、扁平化。

图1-1 多系统融合

   图1-1 多系统融合

  视联网可将各种视频应用及管理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并支持丰富的附加业务,满足今后不同业务的建设和使用需求。视联网是在统一的视频综合管理平台上,实现“全高清、全交换、全覆盖、全功能”的服务平台,可在一个平台上实现高清视频会议、视频通讯、应急指挥、智能化视频监控、智能化分析、远程培训等应用功能,同时还可在一套软硬件、一个平台下扩展实现数字电视、信息发布、VOD点播等功能。视联网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可实现与现有视频监控系统、H.323标准的视频会议系统、手机和有线电视系统实现无缝融合,实现所有视频资源的统一调度、交换和管理,且可在同一终端上实现以上各种系统功能,最终达到网络融合、终端融合、应用融合和管理。

  数十种高品质视频、语音、多媒体、数据、通讯和功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统一化、智能化管理和应用,扩容性强。一个平台可同时管理数千个以上的本地或异地终端(点或屏幕),统一智能化管理,每一个终端可以独立运行、独立设定、独立工作。通过覆盖的视联网(或专线网络)的跨域的高清远程服务。

\

  全双向:实现"双向可视化决策和指挥"

  视联网系统还解决了传统监控中心只能观看不能会商决策的问题,让指挥中心从此走进了"双向可视化决策和指挥"的新阶段。一方面,监控与视频会议的融合,赋予了指挥中心多级多中心纵横联动的视频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分布式指挥中心还可支持应急单兵系统的双向视频互通,通过3G或4G等无线网络实现 "最后一公里"的指挥信息传达,既能让前线作战人员将现场情况通过视频实时回传辅助决策,同时指挥中心也能将指令通过视频直接下达一线,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时可以将任意节点切换为指挥中心、实现指挥现场就是指挥中心、领导在的地方就是指挥中心的灵活应用。

  多终端:视联网支持固定、移动及软件等多种终端方式接入

  视联网系统支持多种多样的终端接入方式,满足应急指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场景需求:针对各级政府相关单位的日常会议、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培训有适合与固定会场的硬件视联网分体式终端满足多样的会议室环境;针对偏远地域没有有线链路和固定场所的场景有适合安装于电脑桌面环境下的软件客户端,满足灵活的安装和部署;针对户外执法或安全管理员需要隐蔽的方式发起会商或回传现场画面的有适用于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APP客户端,满足可以随时随地将现场移动画面第一时间传输至上级指挥中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挥中心还可以针对现场情况进行多方协商,远程决策并部署指挥任务。同时视联网系统可以与GIS地图等社会管理系统深度集成和有效联动,可实现基于手机APP的“一键发起”应急指挥,实现了“一键报告(警)”“多点联动”等视频应用。一个用户手机启动“一键报警”,数个预设手机会瞬间收到直播报警视频,指挥调度中心GIS地图系统上可实时显示报警人的具体位置,同时,系统会自动联动相关监控视频和手机视频组成应急会议,大大提高了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应急响应速度,从而实现了扁平化指挥调度、警民联防联动。

\

  多功能:一屏多用,一键切换,应需而变

  在没有紧急情况的"平时"状态下,视联网系统的大屏和任意终端的显示屏幕可用于显示监控视频或数据信息或媒体报道,宣传综合治理常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在遭遇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项目的"战时"状态下,指挥中心可立即启动可视化应急会商模式,让各级领导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决策,抓住应急指挥的最佳时机!

  视联网可以在这个超大型视频云平台上实现、视频会议、视频通讯、视频监控、智能化播控、应急指挥与调度、信息发布、3G/4G无线视频、远程培训、现场直播、自办频道、电视邮件、数字电视、延时电视、VOD点播、个性录制(PVR)等多种功能的统一管理、调度,及各功能系统间的视频互通、数据交互、资源共享,将大大提高各单位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决策指挥的效率,视联网系统还将不同模式的切换操作集成到一个控制台上,让用户只需一键触控就能完成不同应用场景的快速切换,进一步提升了下一代指挥中心的敏捷反应能力。

  大规模:系统支持8级组网、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全覆盖

  视联网系统具有庞大的号码体系,容量可达2的128次方(目前互联网的地址体系的容量仅有2的32次方),且系统支持8级级联,系统部署层级大于全国行政体系6级,可实现全国全部行政体系的一张网全覆盖,系统还支持单组会议中支持超过5万用户的并发,满足将来全国、全网的全并发会议,满足实现从区覆盖到最基层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应用规划,满足大规模低成本高品质的覆盖。

  截止目前视联网系统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国政府信息化管理、视联网、远程医疗、分布式应急指挥等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如:中央综治办的视联网实现了全国从中央到省(自治区)、市、县、社区及乡村的一张网、一套系统平台实现各级相关单位直接及多级单位的全覆盖;

  综上所述:

  基于视联网综合视频应用平台的高清视频通信到基层、多功能融合的能力,实现了对日常管理、社会协调和突发事件的可视化沟通、协调、调度和指挥,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业务有望真正意义上实现各种工作和管理的模式创新。传统的高层会议、基层培训、视频调研、部门协作、应急指挥等工作形态都有望大幅度改善,真正实现了科技引领、信息支撑,大幅度提高了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2.2 系统框架

\

   图1-2应用架构图

  平台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共分为接入层、网络层、资源层、应用层和展示层五层结构。

  接入层:为视频监控图像资源的来源层,支持面向专网环境、非专网环境、社会环境资源和行业资源的接入,支持网络摄像机、DVR/NVR、既有视频监控系统、移动应急监控图像、无人机采集图像和智能手机采集图像等。

  网络层:利用视联网先进的视频数据传输能力,高效安全传输协转后的视频监控图像,已建公安监控平台通过公安视频专网接入平台侧协转,无人机和移动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进入平台端协转。

  资源层:通过视联网核心服务器群汇聚接入层视频资源,同时提供监控共享与接入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监控对接,并完成视频相关的共享与管理。

  应用层:是平台核心功能层,分别提供对总平台及两个分平台的各种应用。

  展示层:提供用户GIS地图端、PCweb端、PC客户端、电视墙、视频终端和手机APP端的显示和操作体验。

  2.3 组网拓扑

  根据前述的项目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的基本思想,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司可提供完全满足本项目需求的全系列产品和全方位的视联网综合视频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具体组网描述如下:

图1-3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示意图

   图1-3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示意图

  本项目按照顶层规划、分级设计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乡、镇”各级单位和社会公众以及横向接入单位全覆盖的视联网和共享平台接入。并按照“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提出的“依规建设、按需联网、整合资源、规范应用、分级保障、安全可控”的原则。保留原公安GB28181专网建设在各级、各地区、各部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及平台;同时将综治建设的各级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系统统筹接入视联网,避免重复建设;按照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视频监控系统与视联网系统对接,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推进和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对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权责一致、分级分类投入、社会参与,加强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保障。

  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视频监控接入视联网势在必行。

  视频接入视联网系统后,任何具有权限的终端调用公安专网和社会监控资源中任何一个位置的监控画面和同步声音,并可与各种监测设备进行兼容和对接,将监测数据同步回传,直观的全面掌握实时动态情况,提供第一手的视频和音频资料,以及科学的数据资料,大大提高了政务工作效率,并且杜绝了由于掌握资料不全面而产生的决策失误。同时视联网系统终端的多业务综合服务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和扩展视频监控的资源,可以同时引入公安专线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任意一路或多路视频监控画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了应用模式、实现了不同职责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第3章 平台应用场景

  3.1 监控融合应用

  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是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综治视联网,紧密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业务,实现基于综治视联网全业务应用的融合展示,将监控调度、GIS天眼、视频通讯、智能应用、智能分析、会议管理、网络管理和视频点播共计8个子系统平台,统一融合到一个平台上,支持在统一平台下灵活调用和功能应用,满足跨地区、跨部门指挥调度、应急处理、智能分析、服务管理等综治业务应用的可视化、智能化、扁平化的综合信息应用需要。

图1-4 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示意图

   图1-4 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示意图

  3.1.1 监控调度

  基于综治视联网建设监控调度的平台,依托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和综治视联网平台的视频数据,实现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应用,发挥雪亮工程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及重点人权管理、侦查破案、危机预警干预等方面的支撑能力,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科技化、精细化水平。

  监控调度是利用综治视联网的覆盖和融合优势,实现对通过视联网融合接入的多种异源异构的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提供统一管理和调用应用,主要功能包括监控资源管理、资源列表展示、资源权限管理、国标网关接口、国标配置、系统管理等。监控调度采用结构化安全的视联网与社会监控资源融合对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的“单向视频透明”;同时监控调度基于综合视联网的建设,可以将监控视频与高清通讯视频融合为一体,进行任意点的统一调度,形成新的视频融合和指挥调度能力平台,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监控融合平台。

  3.1.2 GIS天眼

  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GIS天眼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方便快捷地查看推送信息、实时视频和事件回顾,及时将群众爆料、事件、纠纷、预测预警等信息推送给相关部门及人员,实现精细管理、源头治理。

  GIS天眼以先进的视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与地理信息技术及综治社会治安治理实际业务需求相结合,实现基于GIS系统实现统一界面调度使用的视频会议、可视通话、监控查看和一键报警等功能,达到对业务的全方位立体展示,灵活操作的交互模式为客户在社会综合治理、督查监管、办公执法等工作提供方便、实用的信息化支撑手段。

  3.1.3 视频通讯

  基于综治视联网专网,围绕综治“综合管理、维稳管理”两条主线,以综治与成员单位实际需求为导向,优化和升级现有工作流程与方法,从而解决有限人力,远程协同,实现“以点带面、综合管控、多方协调”的综治业务管理。通过视频通讯功能,灵活监控应用整合及综治委数据整合协同,实现减轻人员工作内容,增强沟通协调时效,高效调取资源,提升综治工作效率。

  视频通讯为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提供可视化通信调度能力,实现了对视联网各种可视终端的融合与统一管理和调度,并可集成管理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移动视频等所有视频资产,满足综治视频会议、可视通话、应急指挥等业务的使用需要,让客户可随时随地的视频沟通和协作,实现高效的会议召集和体验。视频通讯提供全方位丰富视频交互的体验,体现出视联网在可视化通信方面所向披靡的全面融合和实时调度能力,主要功能包括:终端控制、监播控制、收看轮询、监控导入、电子矩阵、媒体合成、举手发言、字幕推送及第三方系统资源管理等功能,同时支持开放式的标准接口与架构,可灵活与第三方系统集成。

  3.1.4 智能应用

  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智能应用系统,深化视频智能分析应用,满足基层同志对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重大、敏感事件、可疑人员、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布控和联动分析的要求,利用深度学习和智能识别技术促进整合后大量视频监控资源的智能化应用,完善各级综治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行为分析等视频图像深度应用功能,具备应急情况下视频推送、智能分析联动和指挥能力。

  智能应用是一个融合型新一代基于视联网技术的统一视频智慧综合管理系统,将视频通信系统、视频联网系统、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系统和人车行为智能分析系统等技术单元统一到一个一体化平台上来,能够支持识别类和行为分析类的智能视频分析应用,识别类包括应用包括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智能分析类包括伴线检测、区域入侵检测、对象滞留检测、人数统计等。同时结合实际业务特点打造日常监控、指挥调度、事前预警、事后侦查于一体的视频大数据平台,在提升城市治安和交通管控能力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1.5 智能分析

  根据雪亮工程建设要求和指标数据,结合已建成的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应用情况的指标数据,建设可视化智能分析系统,深化大数据应用,满足省领导同志对公共安全联网建设情况、平台日常使用情况,为雪亮工程下一步的建设和规划提供决策分析支撑和可视化图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促进平台各系统的关键信息资源的深度分析与互通共享。

  智能分析供对整个平台网络运行、监控融合信息和会议应用信息的数据收集、汇聚、分析及展示功能,提供多种类视联网终端运行情况的分时使用信息分析及展示,提供多时间维度(年、月、日)的视联网会议使用信息分析及展示,包括用户开会次数、会议时长和会议点位数等;提供监控资源融合分布信息的统计;提供移动资源的展示与统计分析;提供视频内容资源的分类信息及统计分析,支持录播和点播内容的分布式存储和全网统一管理;通过智能分析为雪亮工程综治信息平台有效平稳的运行提供重要监测及分析保障,并平台的使用效率提供重要的分析手段。

  3.1.6 会议管理

  基于综治视联网建设会议管理平台,依托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的点位数据和设备管理,围绕综治“会前、会中、会后”的会议组织流程,以高效保障会议和快速排障,确保平台和系统稳定有效的需求为导向,优化和升级会议流程,从而解决现有人力情况下的系统保障,实现减轻技术人员工作量,增强会议召开的高效性,会议过程的稳定性和会后总结的有效性,提升工作效率。

  会议管理平台是视联网用作运营级视频会议系统的重要支撑系统,配合运营模式和工作流程,最终实现支撑亿万用户并发进行视频会议并保障会议效果的目标。平台支持pc客户端、ipad、手机、浏览器和终端页面发起会议的相关控制功能。功能包括账号管理、设备管理、群组管理、权限管理、会议预约、会议审核、会议调度、会议操作历史记录查询、会议相关实时信息和历史统计等。会议管理平台是视频会议系统维护人员管理和保障全网会议业务的重要平台。

  3.1.7 网络管理

  依托视联网运维管理体系,建设综治网络管理系统,采用可视化的方式实时监测全网终端在线情况、网络占用情况、点位分别情况和建设进度情况,提高系统管理和支撑能力,提升运维管理的科技化、精细化水平。

  网络管理平台是负责保障综治视联网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实现了视联网全网点位统一管理和全网络的集中监控维护,形成了覆盖视联网全网运行维护保障体系,保障全网各级视联网业务正常开展,配合运营模式和工作流程,通过协调和管理视联网内所有设备和资源,使得视联网具备运营级实时高清视频的通信能力,其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网络拓扑信息、点位分布信息、网络故障监测信息。

  3.1.8 视频点播

  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提供的视频点播和远程培训应用实现全网所有视频资源在多个部门与区域的共享,为远程访问、在线浏览、线索与证据的快速,满足大规模的全网点播、跨域共享,同时有效保护视频数据安全,并支持弹性建设,平滑扩容。

  3.2 视频会议应用

  3.2.1 概述

  基于视联动力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视联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对视联网资源池中的任意资源实现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满足应急指挥应用,主要面向客户的视频通信业务综合管理,提供统一管理、集中控制的解决方案。可集中管理客户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移动视频等所有视频资产,一手掌控所有视频资源;高效的会议召集和体验,让您进行随心所欲的视频沟通和协作;基于开放、标准实现,灵活与第三方系统集成。主要功能包括:终端控制、监播控制、收看轮询、监控导入、电子矩阵、媒体合成、举手发言、字幕推送及第三方系统资源管理等功能。

图1-5视频通讯控制平台

   图1-5视频通讯控制平台

  基于综治视联网专网,围绕综治“综合管理、维稳管理”两条主线,以综治与成员单位实际需求为导向,优化和升级现有工作流程与方法,从而解决有限人力,远程协同,实现“以点带面、综合管控、多方协调”的综治业务管理。通过视频通讯功能,灵活监控应用整合及综治委数据整合协同,实现减轻人员工作内容,增强沟通协调时效,高效调取资源,提升综治工作效率。

  视频通讯为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提供可视化通信调度能力,实现了对视联网各种可视终端的融合与统一管理和调度,并可集成管理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移动视频等所有视频资产,满足综治视频会议、可视通话、应急指挥等业务的使用需要,让客户可随时随地的视频沟通和协作,实现高效的会议召集和体验。视频通讯提供全方位丰富视频交互的体验,体现出视联网在可视化通信方面所向披靡的全面融合和实时调度能力,主要功能包括:终端控制、监播控制、收看轮询、监控导入、电子矩阵、媒体合成、举手发言、字幕推送及第三方系统资源管理等功能,同时支持开放式的标准接口与架构,可灵活与第三方系统集成。

  3.2.2 基本功能

  终端控制:终端控制支持在会议中对单个参会方终端的端口状态、终端状态、摄像头云台控制,也支持对多个参会方终端的主辅源显示模式、音量增益、终端参数及重启操作。

  画面轮询:在会议中根据主席的需要,将指定的参会方添加到收看轮询列表,根据不同的轮询模式和时间间隔自动轮询显示在主席终端画面的固定区域。

  监播控制:电子矩阵属于特殊的视联网设备,是为了丰富会议显示而存在的,支持多个电子矩阵设备共同轮询一个参会方列表,支持多种轮询模式、时间间隔和开关声音设置。

  电子矩阵:电子矩阵属于特殊的视联网设备,是为了丰富会议显示而存在的,支持多个电子矩阵设备共同轮询一个参会方列表,支持多种轮询模式、时间间隔和开关声音设置。

  举手发言:支持在会议中开启此功能后,所有参会方终端用户可使用遥控器OK按键提交发言申请,由PAMIR执行发言切换。

  字幕推送:可设置开场横幅、退会字幕、无效字幕、排队字幕、举手字幕、举手拒绝字幕等全部字幕相关的信息。

  监控导入:在会议开始前可添加监控协转服务器,会议中可根据需要读取监控列表并导入到参会方列表中,进行调度使用。

  媒体合成:媒体合成器是一个用法多样的设备,可配置成混音、合屏、转发、录制来使用,能够最大混四路视频、多路音频,发给录播服务器进行录像录制。

  3.2.3 视讯会商功能

  支持全网内容的任意点之间的视频会商、系统支持多级、多通道级联组网实现任意跨级的视频会商功能。平台的全高清视频会议功能全面符合和适应各种国家和国际标准,全面采用H.264HP图像编解码协议图像处理技术,在专利图像前处理和后处理技术基础上,加进了码率控制策略等技术,使在同样带宽下,码流自动调节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逼真、更清晰、更流畅的画面(系统具有标清和高清品质的视频画面和高保真音频效果)。不但具有点对点、点对多点的视频会议功能(多方视频会议功能),还具备点对面的会议能力(例如开全体大会等),并且由于新建平台的强大交换和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在平台内同时召开众多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视频会议,互不影响。

视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视频会议架构

  视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视频会议架构,应用独有的实时全交换技术,在所有操作、交换、存储等工作均由视联网视频交换机、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完成。在网内所有节点(可任意增减)只需要安装一个视频会议终端并在服务器系统中注册即可根据授权权限应用视频会议的所有功能,终端可以是硬件终端,也可以是安装在普通PC上的软终端,也就是说任何一台电视机、电脑或者是投影机等等只要有显示功能的屏幕都可以开视频会议,视频会议不再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专门设置的电视电话会议室,而是延伸到了每个办公室、每个桌面,甚至每个有屏幕的角落。平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MCU架构的模式,彻底解决了传统视频会议服务规模小、建设成本高昂、操作复杂、运行不稳定、品质无法保障的诸多缺陷。并且可以全面兼容各政府部门已建设的原有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各品牌视频会议系统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有效的保护了原有投资,并提供了无限扩展的空间。

  视联网上的每一个终端(包括硬终端和软终端)都会有一个独有的号码,就像电话号码一样的一串数字,在需要开视频会议的时候不但可以像传统视频会议系统一样完成建会、邀请、预约、自动开始等复杂的功能,还可以随时随地开会,这一切只需要像打电话一样拨打对方终端号码就可以马上建立会议连接,完全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在开会过程中还可以随时邀请其他人参加,可以进行屏幕实时共享、幻灯片演示、数据和图片共享、多媒体资源共享、协同浏览、投标表决、现场提问、发起新议题等操作,甚至可以随时调用平台中的任何一个监控摄像机、任何一个应急中心,或者是平台内早前录制的资料等。平台视频会议功能为各个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部门提供了应用灵活、操作简单、内容丰富的全新视频会议应用体验。

  3.3 应急指挥应用

  3.3.1 概述

  依托V2V视联网技术,实现省级、市级、县级及乡镇政府和应急部门的连通,可覆盖至社区及乡村等基层单位,利用视联网极强的兼容性,将所有平台音视频资源、应急设备、应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手机、无人机、电脑桌面整合到视联网,实现应急资源的可视化统一管理;将各层级政府部门与各行业应急系统融会贯通,实现全部资源网状互联、随意调取;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所有资源的管理,保证系统资源的高可用性;基于视联网资源统一管理和资源访问标准接口,各行业机构可根据业务需要定制其个性化的指挥模式和子系统;此方案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将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与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兼并考虑,实现了满足当前以及未来长期规划的兼容性强、可扩展性高和灵活性大的总体架构,方案将应急指挥调度所需的所有资源、信息、数据,均以可视化的方式整合到视联网交换池,借助视联网在全政府机关部门的全覆盖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实现了视联网接入单位、各级指挥平台、平台,灵活调度视联网资源的分布式立体化应急指挥模式。

\

  如图所示,系统最顶层的接入层主要是各种音视频采集前端设备,包括:视频会议终端(固定会场、移动会场、无人机画面、手机画面、电脑画面等)、各类视频监控前端(包括固定监控点、车载监控点、单兵监控点等)、语音电话(包括IP电话、PSTN电话/手机等);中间的视联网资源交换池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实现各类资源的接入、转发、交换、媒体处理、调度、中间件图像整合平台及各类接入网关可以将各种现有系统、各种异构前端资源协议标准化,最终由统一管理平台将所有资源聚合,分组分权限统一管理起来,对外提供视联网资源的标准访问接口,为视联网指挥调度系统,政府指挥调度系统,以及各个行业定制的指挥调度系统调取;系统最后呈现的各种符合应急业务的应用,包括视频指挥、视频调度、视频会商、远程培训、视频信访等。

  根据省级视联网应急指挥、综合维稳的应用需求,视联网可以在这个超大型视频云平台上实现统一管理、调度及各功能系统间的视频互通、数据交互、资源共享,将大大提高综治应急指挥水平和现代化综合维稳水平。

  3.3.2 移动终端接入

支持移动视联网终端接入图

   图1-7 支持移动视联网终端接入图

  视联网的基础架构上在平台侧增加移动视联网终端接入应用服务器即可扩展实现移动视联网终端的接入应用,为视联网提供基于TCP/IP的wifi和3G/4G无线网络接入能力,实现无时无地的高清视频体验。

  如图所示若项目需要接入手机客户端接入视联网系统,需要在原有配置基础上增加手机接入服务器设备,用于实现视联网专线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

图1-8手机入会

   图1-8手机入会

  目前视联网手机客户端支持4种业务模式:实时直播、云端播放、上传资料和视频通话。其中“设置”可以设置直播视频清晰度、视频存储位置和锁屏密码、提交用户信息和退出软件等操作。

图1-9 移动终端功能

   图1-9 移动终端功能

  3.3.3应急无人机接入

3.3.3 应急无人机接入

  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场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采取了多种接入设备,在能通公路和IP网络良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移动应急指挥车快速的达到现场进行图像的收集和前期的诊断;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单兵设备和无人机设备第一时间传输到应急指挥中心,可选则微波信号、4G运营商网络和卫星信道传输,对不同的环境做出最优的现场,比如在山区无4G信号和微波距离限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卫星信号把现场图像第一时间传输到应急指挥中心上,方便领导巡察和决策;在日常使用和突发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手机终端利用移动4G网络第一时间上传图像到应急指挥中心。

  在突发事件指挥时,视联网应急指挥系统会第一时间发起重要人员的视频协商会议和信息推送到平台下属的各个单位的平台上,做到应急指挥联动,在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人员操作系统调度各种视频资源到中心的大屏矩阵,第一时间提供给领导进行指挥调度和决策,操作员也可通过放置在身边的监播设备原其画面上的前四个终端进行双向的语音通话,保障会议的调度有序、画面的正确性并提供工作效率。

   第4章 方案特点

  基于视联网技术的平台以多项革命性的创新突破开启下一代应急决策指挥中心新时代,为决策会商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实现了全交换、全高清、全覆盖、全功能、全智能,完美解决了各单位传统综合视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视联网采用新三网融合架构,运用V2V视联网、统一视频、视频云计算等多项技术,采用多项独创专利技术,创新工作模式,针对治安防控和社会治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且具备如下设计亮点:

  4.1 分布架构、任意接入(大监控)

  传统业务系统的架构和部署,在有多系统对接需求时均会考虑从最顶层进行系统对接,这种顶层业务集中的方式有着诸多的苦难和问题,所有需要接入的子系统的业务入口必须要由最上层发起,这对最上层系统的抗压能力和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最上层系统的必须具备对所有接入子系统的控制和数据对接,在实际情景中是不可能的。而平台的架构采用分布式控制,有着分级指挥的能力,全省的应急指挥会议业务可从任意地点发起,由最顶层的省中心领导直接下达命令和指挥,其他下级指挥中心同步响应,并操作所属下级单位的子系统,根据省中心领导的要求随时把画面信号调度到省信息中心大屏幕上,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省中心无需关心各下级单位子系统的操作流程,只需要下达指令即可。所以,颠覆了集中式业务变为分布式业务控制的好处尤为明显。

  平台的建设具有实施成本低、部署简单、方便快速的优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大批量的进行应急指挥场所的施工建设,这里指的不是场所设施设备的建设,而是与应急指挥相关的综合应用系统、数据系统、各类平台等的对接工作。可采用分级部署的方法进行各自的详细建设,每个分级单位下面都有很多已建成的系统平台,都可以各自接入进行单独调试,只要预先配置好全部需要的信号源使其待备状态,在全省应急指挥行动时就能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调度显示。

  4.2 分布式、多中心(大共享)

  平台还支持多级、多区域、分权限管理和控制,城镇、县区、市的各单位分配分配相应的权限去管理相对应的对象,在各部门的领导办公室设置分控中心,通过高端授权,实现权限内平台功能的管理。

  传统应急指挥高度依赖指挥中心的功效,以监控和会议为主,视频互通基本靠各系统输出模拟上电视墙;外出同事与中心的联系方式基本是靠普通电话。无法实现整合应用和大规模部署,大量资源闲置无法共享。通过平台可以将各个系统在协议层上整合原有的系统,通过对所在的权限设定使得在各个部门间进行视频通讯、视频交换从而使得任意个部门节点都能成为应急指挥的中心点,大大缩减了开销以及增强了应急指挥的移动性。

\

  视联网作为平台的基础,具备高性能音视频流集中交换处理的能力,在应急指挥会议业务发起前,预先配置好所有相关的接入源和设备,所有接入到视联网的音视频流,都会在“交换池”中等待调度。以往的单设备接入源多以双流呈现,不足以满足应急指挥场景的要求,在实际场景中经常会发生准备的画面信号不够,领导临时要求加入希望关注的画面信号,这样即便现场技术人员快速的操作转接也不会第一时间完成。那么,视联网“交换池”任意多流的自由切换就符合了实际的需要,可实时响应任意流的调度。

  4.3 可视融合、海纳视频(大融合)

  基于视联网的平台在数据整合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无需进行高强度数据整合,避免复杂的系统数据对接而产生的技术问题,跨过技术接口的瓶颈通过简单的显示接入达到数据可视化、调度交换化的效果。在应急指挥实际场景中体现海量信息、即拉即通、信息整合、无缝融合的特点,所整合的数据系统并没有因此而开放任何借口,所以从数据安全的角度也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平台在视频融合和可视对接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按类型来区分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视频信号,包含视频会议、监控视频、电视墙矩阵、手机移动端、系统桌面、无人机、应急指挥车等。通过协转对接和背靠背对接两种方式,即可满足所有可视融合的需求,有着对接实现方便快速、对接技术难度低、对接成本小的特点。用简单的方式解决从单业务到多业务系统对接的复杂工作,极大的提升平台的建设效率。

  视联网分布式应急指挥系统不仅能将监控视频、电视视频、手机视频和电脑视频加入视频会议,还能快速共享给其他会场,让不同部门都能查看监控图像,手机画面、电脑画面为决策会商提供直观的辅助信息,彻底打破了传统指挥中心时代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

  4.4 网状组网、互联互通(大通信)

  平台的基础视频传输调度网络是通过视联网来建设的,具备视联网技术架构的优势和特点,是网状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省应急办的指示和要求,将省中心和地市单位为主要业务节点,向下级单位逐级扩张部署,可由地市单位管理调度所属的全部下级单位进行行动指挥,也可由省中心直接纵向跨级指挥。打破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横不联、纵不通,实现如今的横到边、纵到底的通讯网络。

\

  4.5 双向指挥、可视会商(大指挥)

  平台解决了传统监控中心只能观看不能会商决策的问题,让指挥中心从此走进了"双向可视化决策"的新阶段。一方面,监控与视频会议的融合,赋予了指挥中心多级多中心纵横联动的视频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分布式指挥中心还可支持应急单兵系统的双向视频互通,通过3G或4G等无线网络实现 "最后一公里"的指挥信息传达,既能让前线作战人员将现场情况通过视频实时回传辅助决策,同时指挥中心也能将指令通过视频直接下达一线,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时可以将任意节点切换为指挥中心、实现指挥现场就是指挥中心、领导在的地方就是指挥中心的灵活应用。

  4.6 结构安全、信息保障(大安全)

  平台继承了视联网结构性安全的特点,由于视联网技术的特殊性,整个网络架构完全没有IP概念,数据的传输和调度全部由视联网协议控制,传统IP攻击和渗透手段无法对视联网产生任何影响,有效的防止了网络漏洞和信息截取,提高了基础网络的完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应急指挥行动的高质量完成。即便通过特殊渠道强行接入视联网,恶意破坏者也无法监听到视联网的任何设备,不会对视联网业务产生干扰。

  4.7 多融合、全视角覆盖

 图1-12视频监控全覆盖

   图1-12视频监控全覆盖

  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可接入地面监控(公安监控平台/社会/行业资源)、空中监控(无人机)、移动监控(手机/单兵)等视频资源,实现多系统、多平台的融合,为用户提供全视角、多功能的视频监控覆盖。

  4.8 使用便捷、远程推送

图1-13 视频远程推送

图1-13 视频远程推送

  视联网监控共享平台可以将任何高清监控画面瞬间轻松“推送”至任何安全审核过的终端,极大方便了领导在任意地点收看监控,及时做出判断和指挥,具备极高的实战价值。

   第5章 案例介绍

  5.1 河北省省政府应急办视频融合系统应用项目

  5.1.1 组网图

组网图

  5.1.2 项目背景

  2006年国家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案以国家政策为设计依据,以功能应用场景化为设计方向,以政府实现情况为出发点进行整体方案设计。本案建设完成后,主要适用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及针对具体突发公共事件完成应急指挥。

  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5〕44号)把公共安全列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将应急平台列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首要优先主题。

  目前河北省委应急值守视频会议系统已搭建一套简单的测试环境,实现了暂时通过河北省综治视联网平台调取主要厅局的视频监控资源。

  5.1.3 需求分析

  经过分析,省委值班室目前已经搭建完成可供测试的视联网可视调度系统,利用广电的视联网核心服务器作为系统的核心视频交换平台,并且暂时通过省综治视联网平台实现了主要厅局的监控视频调度,并没有搭建属于自己的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众多应急功能还没有实现,暂时也不具备重大事故的应急指挥能力。

  5.1.4 解决方案

  在省级机房部署视联网核心服务器,利用河北广电的网络资源优势,为用户建立视联网专线,实现省委、省级应急相关单位以及各地市委、市级应急相关单位的覆盖,实现各地重大情况和动态汇报、紧急重要事项的部署与视频会商,省委与各地市以及区县日常可视化联络、视频指挥各地值班工作、远程视频培训、日常视频会议、现场直播、智能化视频监控、视频点播等业务。平台支持“掌上通”移动手机终端、无人机、单兵设备的应用,满足移动视频、视频共享和可视化应急指挥等功能;支持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信号接入和调度。

  实现省委应急平台与全省11个地市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会议系统对接方式或会议系统主备方式与区县党委做到互联互通。为和谐社会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保障网”,推动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预警体系。

  未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纵向覆盖省、市、县、乡应急管理单位和横向覆盖公安、气象、消防、卫生、教育、水利等多部门可视化协作,实现覆盖全省“横到边,纵到底“的视联网分布式应急管理视频指挥系统,形成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应急管理视频指挥系统。

  5.1.5 项目价值

  河北省省内首次实现了所有视频资源的融合和统一调度,纵向实现了省、市、县、个人等多级互联互通,横向实现多个跨职能部门的多套系统资源的信息共享。为了满足日后发展需要,系统还支持功能模块的扩展。

编辑:广翰楼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