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社会治理 >

南京积极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时间:2021-07-07 14:23:44   来源:长安评论公众号

[法安导读]  江苏省南京市把精神卫生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江苏省南京市把精神卫生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心工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纳入远景目标纲要,稳步推进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突出目标导向

  着力构建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聚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救治救助更加深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机制有待深化,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时有发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不够普及、缺少统一管理,精神卫生医疗资源还比较紧张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南京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找准症结、精准发力,不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信阳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引导合理有效地表达诉求,不断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质。目前,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随访管理规范性显著提升,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力度不断加大,免费治疗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以奖代补覆盖面不断扩大,精神疾控患者诊疗、待遇等额度标准逐步提高,就医难、就医贵等问题有效缓解。

  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服务质量更加高效。《南京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明确提出,“要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100%乡镇(街道)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实现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50%。”切实把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平安南京、健康南京建设有序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一体推进,积极构建与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近年来,该市心理服务体系与网格化治理有机融合,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展开布局,“宁师傅热线”、12355热线、“宁姐工作坊”、“陶老师热线”等一批品牌心理服务项目成效已经逐步显现。

  聚焦平安建设工作大局,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南京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精神专科医院、心理咨询室、心理专业人才数量不断提升,打造了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孤独症儿童训练室等一批资源合作典型范式,畅通心理疏导和矛盾调解通道,做到心理问题及时反映、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社会权益得到保障,进一步筑牢心理防线、维护平安稳定。

  \

  完善工作格局

  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力量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配置

  高频率关注重点人群。南京市建立监测预警干预机制,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信访重点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失业待业者等人群,加强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全市已建立市、区、街镇(社区)三级精神卫生网络,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1607 人,对经医疗机构治疗好转出院的患者实行社区管理,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8.29%,规范管理率96.78%。

  \

  高质量建好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基层心理服务平台,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发挥网格员优势,组织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人民调解员、政法网格员等,积极提供健康教育、答疑释惑、心理咨询等服务。打造智能服务网络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网络在线咨询等多媒体手段,建立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心理服务”。打造社会心态预警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数据采集、定期交换等功能,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的苗头。推进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全市共建成15 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1500 名患者接受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和机构上门助残服务,初步探索出“不出辖区、就近康复、专业支持”的社区康复模式。

  高标准建强人才队伍。培养职业化队伍,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专业人员数量,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招聘或者购买服务等形式,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专业化队伍,充分利用南京高等学校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委托在宁高校订单化培养一批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发挥南京网格学院培训作用,分级分类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建立“心理人才库”。培育社会化队伍,规范管理志愿队伍,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心理教师、心理咨询企业、高校心理社团、心理专业学生、五老志愿者、关工委等共同参与、多元共治。加强行业监管,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行规行约和行业自律制度。

  高水平开展宣教帮扶。市卫健委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活动,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系列宣传活动。市总工会构建三级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网络体系,在近400 家单位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讲座、培训等。市教育局健全课堂教学、专业辅导、预防干预等相结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团市委积极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和12355 热线建设。市妇联持续开展“宁姐工作坊”巡回讲堂,率先在全省通过12338 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开设心理咨询专门频道。

  \

  明确职责任务

  不断凝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协同和共治合力

  规范运行机制。不断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党委政府核心领导、成员单位协同合作、专业机构业务支撑、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市卫健、政法、民政、公安等18 个部门,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市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全市12 个区都建立了区级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02 个街道(乡镇)建立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1160 个社区(村)建立了关爱帮扶小组。全市还专门成立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联动协同机制,共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落实经费保障。安排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考核;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的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心理服务领域;加强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服务建设,积极解决床位紧张等资源供给难题。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市医保局对精神病的病种准入、诊疗、待遇享受实行定点管理,门诊费用实行包干结算,住院费用免除起付线。

  强化督导评估。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市委政法委,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综治平安建设考评内容、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定期对各区开展联合调研评估,按照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指引任务要求,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查摆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在考核验收过程中不漏项不失分。卫生健康部门加强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各成员部门加强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不断提升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质效。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