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社会治理 >

泉港区“1+5+N”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时间:2019-09-06 10:16:05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锦绣街泉港区委政法委

[法安导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等有关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泉港区社会治理服务管理平台和社区服务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等有关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泉港区社会治理服务管理平台和社区服务窗口整合建设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促进泉港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行“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服务民生的枢纽窗口,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泉港奠定坚实基础。2017年,泉港区荣获福建省“平安县(市、区)”称号;荣获泉州市综治(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

泉港区“1+5+N”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一、善用“指挥棒”,总体要求明确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促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为“三个率先、三个泉港”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到2020年,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巩固提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得到明显增强,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更加强化、职责权利更加清晰、自治作用更加明显、法治氛围更加浓厚、居民群众更加满意,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组织架构。(1)打造社会治理中心。区、镇(街道)、村(社区)整合或依托现有工作场所、办公条件和人员队伍,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加挂综治中心,下同),综合履行社会治理的领导指挥、调度监管职能。一是区社会治理中心。设立泉港区社会治理中心,作为全区社会治理服务管理工作的指挥调度中枢,统筹协调辖区城乡社区治理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对镇(街道)、村(社区)的监督考评和职能部门的督导落实。二是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整合或依托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等相关职能和人员队伍,建立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负责辖区城乡社区治理的协调指挥、流转调度、监督考核和承上启下等工作。三是村(社区)社会治理中心。整合社区工作站、村级综合服务站和综治维稳工作站等相关职能,建立城乡社区社会治理中心,负责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运行落实,推行网格管理、便民服务和社会治理事项“一站式”受理。区直各有关部门推进本系统工作重心下移、服务下延、力量下沉,精简和下放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凡符合政策、群众有需求、村(社区)能办理的,尽可能纳入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受理或办理。积极推广“一网办”、“一网通”等服务管理新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服务。(2)推行“1+5+N”社会治理工作模式。“1”,即:建立泉港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按照业务纵向、协同横向、垂直跟踪、数据共享的要求,协同处理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事务,实现“人地物事组织”管理信息化。“5”,即:按照综合归类管理原则,对镇(街道)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服务管理事项进行归类,形成5个服务管理系统。①党的建设系统(包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宣传工作、文明创建等);②综治维稳系统(包括治安管理、信访维稳、矛盾化解、司法行政、国家安全、扫黑除恶、反邪教等);③资源环境系统(包括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建设、农林水、市政公用等);④行政执法系统(包括证照管理、消费维权、食品安全、打击传销、公平交易、安全生产、消防、环保、城管、劳动保障等);⑤便民服务系统(包括卫生、社保、文体新、物业、综合受理等)。“N”,即:提供包括党建、综治、民政、公安、消防、信访维稳、司法行政、卫计、环保、文体新、城管、安监、国土、市场监督、广电、劳动保障等社会治理N项服务。

  二、巧借“网格化”,措施科学有力

  (一)科学划分网格。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按照“规模适度、界线清晰、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各镇(街道)科学合理划分城乡社区网格、单元网格(二级网格)。城市社区单元网格原则上以街巷定界划分;农村社区单元网格原则上按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界。各镇(街道)以村(社区)为单位,一般按每个单元网格1200-1500人的标准,统一科学划分地域清晰、覆盖全面、归属明确的单元网格,具体划分时综合考虑辖区的情况,尤其是区域特点、人口规模、服务管理对象以及工作重点等因素,力求科学合理,不搞一刀切。根据泉港区的实际情况,全区共设立109个网格平台,其中区级网格平台1个、镇(街道)网格平台7个、村(社区)级网格平台101个。全区重新整合划分为350左右个单元网格。各镇(街道)结合实际重新制定网格具体划分方案,绘制网格分布图,统一单元网格编码,设计醒目标识标记,实现地理信息数字化。

  (二)整合工作团队。各镇(街道)按照“所有服务管理事项入网,所有服务管理人员进格”的要求,最大限度统筹整合城乡社区服务管理资源和专(兼)职服务管理力量,规范组建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团队,实行定网格、定人员、定职责。(1)网格长。村(社区)网格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副网格长由村(居)委会主任担任,负责统筹协调村(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单元网格长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或村(居)民小组长担任,负责单元网格服务管理事项的协调落实。(2)专职网格员。专职网格员包括网格管理员、网格信息员和网格巡逻员,是指在网格中从事综合服务管理的专职管理人员。原则上,网格管理员、网格信息员由现有符合条件的村(社区)“两委”、村务(社区)工作者、农村“六大员”等基层各类工作队伍和区直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整合组成,并通过公开招聘补充,组建社会治理专门队伍。网格管理员负责对本网格内居住户的沟通联系、入户走访、采集信息,实时传送到信息平台;协助做好网格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环保、卫计、流动人口、行政司法、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矛盾化解、重点对象管理、代办便民服务事项等工作。网格信息员负责落实每日信息平台值班制度,做好信息平台的日常管理、使用、维护工作;接待来信来访,将需办理的事项和要求及时传达给网格员,并做好跟踪反馈、下情上传、上情下达等工作。网格巡逻员负责按既定的路线开展治安巡逻,对巡逻中发现的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及时上报公安机关并保护好现场;开展平安知识宣传,搞好设卡盘查、救援救助,收集提供社会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做好社会治理的其他各项工作。按照“一岗多责、一员多能”要求,网格管理员、网格信息员、网格巡逻员三支队伍可根据实际统筹调配,个别村(社区)可相互兼职,提高工作效能。(3)网格协管员。网格协管员是指协助专职网格员开展工作的辅助力量,由网格内的楼栋长、村(居)民代表、群防群治力量、物业管理人员和党(团)员、志愿者等组成。原则上,每个网格都应有相对固定的协管员,协助专职网格管理员开展工作。各镇(街道)建立健全专职网格员的选拔聘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管理使用等机制,明确网格员的职责任务。

  (三)搭建信息平台。按照“三级联动、数据共享、信息共用、安全可靠”的要求,结合“智慧泉港”建设,专门开发社会治理信息应用系统软件,为基础数据集成、事项分流处置、综合指挥调度、绩效考评管理等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建立“问题上报—受理立案—协调分派—任务处置—结果公开”的业务流程。(1)强化信息集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治理信息平台设计应适度超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对接兼容组织、综治、民政、卫计、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国土、文体、环保、安监、消防、广电等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各相关部门应主动破除信息“壁垒”,推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独立、用途单一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向信息平台迁移或集成。(2)强化互联互通。加强信息平台系统功能研发应用,推进信息采集、问题受理、处置反馈、考核评价等流程标准化。

  (四)拓展优化服务。按照“大综合、全方位,小网格、大民生,小团队、大服务”的要求,遵循“服务为主、精简实用、便民利民”综合归类原则,以党的建设、综治维稳、资源环境、行政执法、便民服务等五项任务为基础,全面梳理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事项,规范服务管理流程,实现城乡社区所有工作纳入社会治理服务管理体系。(1)明确服务管理范围。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各类民生需求项目以及部门分散承担、需要在城乡社区落实的事项,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内容。整合现有的服务热线,实现群众投诉咨询“一口受理”。充分利用信息、微信、微博等新型工作媒介进行问题上报和反馈,实现热线资源与信息平台无缝对接,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和服务渠道。(2)拓展服务管理内容。依托社会治理服务管理体系,多层次、多样化开展服务管理工作,推行城乡社区居民代办事宜、为行政部门代理事务“双代服务”,实行新增服务项目“准入制度”。创新培育社会自治组织,引导居家养老、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网格治理,不断丰富网格化服务内容。(3)提升服务管理实效。积极探索推动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把工作延伸到网格,把力量下沉到网格,把服务管理职责落实到网格,促进服务资源联享、基层工作联做、区域党建联动、精神文明联建、民生保障联帮、公共安全联防、平安法治联创、流动人口联管、城乡管理联抓、公益事业联办的“十联”工作新机制。

  (五)建立运行机制。健全以“网”为依托、以“格”为基础的事项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巡查、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配、问题处置、检查反馈、督查督办”七步闭环、动态运转流程,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各司其职、流转顺畅、高效灵敏的社会治理信息化、网格化工作机制。(1)网格走访巡查机制。建立网格走访巡查、民情恳谈、网格日志等制度,网格管理员、网格巡逻员、网格协管员坚持经常性走访与集中性走访相结合,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群众需求,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推行为民办事承诺制,拓宽与群众交流沟通渠道,做到情况掌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工作推进在网格、感情融洽在网格、工作效果在网格的“五在”运行机制。(2)任务流转办理机制。建立健全网格服务管理事项分类处理、分流办理、分级处置、办结反馈等流程,实现基础信息网上录入、办事服务网上管理、工作过程网上监督、责任目标网上考核。建立系统自动监控、内部逐级督查、后端提醒督办的运行考核机制,构建事务办理进度智能化预警机制。(3)综合协调处置机制。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要建立城乡社区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和民情分析会制度,对网格巡查发现上报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综合分析研判,研究解决办法,及时分类处理。(4)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网格服务管理与效能督查、绩效奖惩、综治平安建设考评等挂钩机制,加强对网格巡查、联系走访、日志记录、服务办事、民情研判等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月统计、季小结、半年总结、年终兑现的办法,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的考核管理。各级各部门要有计划、分层次、按类别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职网格员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水平。(5)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制度,信息使用管理实行分级授权准入制度,实行“一级一权限、一机一帐号、一人一密码”,确保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服务管理对象个人信息安全保密。按照内外有别、分类服务、分级管理原则,服务类信息与外网连通,向群众公开,方便群众查询;管理类信息以内网为主,能公开的公开,不宜公开的应设定权限,确保管理信息不泄密。

  三、敢抓“牛鼻子”,组织健全保障

  (一)成立领导机构。成立泉港区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指导、统筹协调全区社会治理工作,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领导小组成员。 各镇(街道)、村(社区)相应成立领导机构,确保全区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健全组织体系。(1)建立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区社会治理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具体负责全区社会治理的组织实施,主任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分管副区长兼任,副主任由区综治办、公安分局、民政局、效能办、数字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兼任,同时配备7-10名专职干部做好日常工作。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主任由分管副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分管民政的党政领导和派出所长担任,专职副主任由综治办、民政办负责人担任,配备专职干部1-2名,网格信息员3名。村(社区)社会治理中心主任由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主任由村(居)委会主任担任,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网格信息员,专门负责网格上报各类信息的整理、录入、更新、汇总和信息平台运行管理、安全保密等工作。网格信息员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熟悉电脑操作技术,可从现有的村务(社区)工作者选任。(2)配强工作力量。按照“区镇招聘、镇(街道)管理、村(社区)使用”的原则,招聘建立一支专职网格员队伍,区、镇(街道)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工作经费。专职网格员的聘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3)委托授权服务。区直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服务事项进入区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的具体工作方案,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委托代理服务方式,授权专职网格员开展相关工作,实行“一岗多责,一员多能”。(4)提供工作条件。各级社会治理中心和专职网格员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办公设备和相应装备。原则上,网格管理员和网格巡逻员必须按照“七小件”要求配备装备,即一个工作包、一件工作服、一张工作证、一本工作手册、一部手机终端、一本工作日记、一张联系卡。(5)加强学习培训。一是以会代训。结合民情分析例会制度,村(社区)每周定期组织网格员召开会议,传达上级相关精神,部署安排工作任务,共同探析社会治理措施和办法。二是专门培训。组织全区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尤其是区直各有关单位对委托授权服务事项的政策规定、办理流程、管理权限等方面业务进行专题培训,提升网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参观学习。组织网格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6)强化督导考评。由区社会治理中心牵头,实行分级负责,规范村(社区)专职网格员聘用、管理、考评办法,实行一年一聘。采用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方式,对网格员的考勤情况、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奖优罚劣,促进网格员队伍充满活力。

  (三)落实经费保障。“1+5+N”社会治理工作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改革创新工作,将纳入党政领导综治责任制、区级平安单位、城乡社区治理和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区政府将社会治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统筹人、财、物保障,建立长效的工作保障机制,集约使用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资金,有效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各镇(街道)每年安排专门工作经费用于社会治理工作。合理保障专职网格员的薪酬待遇,建立绩效奖励机制,激发工作干劲,稳定工作团队。专职网格员(含网格管理员、网格信息员、网格巡逻员)工资由区、镇(街道)按7:3比例承担,相关硬件投入经费由区、镇(街道)按比例承担。

  (四)明确部门职责。各级各有关部门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主动作为、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区委政法委履行牵头抓总、协调指导责任,负责制订《泉港区“1+5+N”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泉港区专职网格员聘用管理办法(试行)》,编制《泉港区“1+5+N”社会治理工作经费预算》,探索推行专职网格员队伍社会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区纪委(监察委)做好社会治理中的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区委组织部深入实施农村“168”、社区“135”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带动社会治理的机制和模式,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战斗保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区公安分局负责抓好网格巡逻员的管理和培训,指导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巡逻工作,探索区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与区民调中心平台共建共享的途径。民政局负责抓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具体指导落实和督促检查。区委编办负责区社会治理中心(区综治中心)机构设置及人员核编。区财政局负责将社会治理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区经信局、数字办负责将泉港区“1+5+N”社会治理工作纳入“智慧泉港”总体框架。区委宣传部、区广电局做好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宣传发动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社会治理的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肖美辉

  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