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政法 > 检察院 >

乡村振兴“活水”来:三级检察联动监督打通群众团圆致富路

时间:2022-11-04 13:48:34   来源:北海检察、银海检察

[法安导读]    稻田青禾绿,农民饭碗香。看着田里长势良好的稻苗,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白泥郁村的村民黄某心里美滋滋:检察机关推进水渠疏通,让村里的...

  稻田青禾绿,农民饭碗香。看着田里长势良好的稻苗,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白泥郁村的村民黄某心里美滋滋:“检察机关推进水渠疏通,让村里的水田能重新恢复粮食耕种,既帮助村民解决了生计问题,还把村民的致富路修得更宽了。”不少村民都自豪地把水渠整治工作称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地标工程”。

  \

  整治前后对比

  曾几何时,这里一片荒芜。因农田灌溉水渠堵塞多年,银海区福成镇古城村委会656亩基本农田撂荒。为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广西三级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联动监督,一份检察建议切实转化为民心所盼的社会治理效能。11月3日,北海市检察院、银海区检察院共同在田间地头召开公开听证会,当地村民一致对检察机关履职监督效果表示满意。

  \

  司法为民,解开群众心结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北海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严格督促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累计推动治理1400余亩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

  为守护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2月,北海市检察院部署开展“保耕地、护农业”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深入农村开展问题线索排查。在走访中,银海区检察院发现,银海区福成镇古城村委会一块656亩的成片基本农田撂荒多年,田里长满了树木、杂草。

  银海区检察院随即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多次实地勘察,前往古城村委会翻查土地资料,询问当地村民核实撂荒情况,并向相关行政部门了解监管工作。经调查,古城村委会一条长约5公里的农田灌溉水渠堵塞多年、被泥土完全填平,未得到疏浚修缮,致使该村委会下辖的白泥郁、龙须沟、新江、大树根、振功等5个自然村共656亩成片基本农田无法正常种植水稻,撂荒多年。

  \

  据了解,该片基本农田是古城村委会唯一一块成片的大面积水田,土壤肥沃,曾经是种植水稻的一块宝地。因贯穿该片农田的水渠堵塞,加之该片农田地势高低起伏,无法正常排洪和灌溉,村民已多年无法正常耕种。在检察官到现场调查时,水渠两旁已长满树木和茂密的灌丛林,疏浚难度较大。

  因该片农田面积广,管理较为复杂,水渠堵塞时间长,整治难度大,且涉及多个行政部门职能,自治区检察院及时启动三级联动的办案模式,与北海市检察院共同指导案件办理。2月23日,银海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涉案水渠疏浚修缮,落实耕地保护措施。

  3月10日,自治区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人孙桂江到北海调研,指导该案办理工作。“要加速推进水渠疏浚清淤,保障6、7月份晚稻的顺利复耕,维护粮食安全”,孙桂江在参加银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检察司法协作联席会上说道。

  “要充分发挥三级联动的办案优势,迅速形成公益诉讼工作合力,推动农田撂荒问题彻底整治,解开困扰村民多年的心结”,北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莫晓玲表示。

  能动履职,推进长效治理

  发出检察建议后,为加速推动水渠疏浚修缮,保障农田尽早复耕复种,银海区检察院多次与相关行政部门磋商交流,及时厘清不同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针对疏浚难题共商整治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积极向银海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取得多方支持,成功推动区政府划拨专项资金160万元用于疏通和建设涉案水渠。

  为充分尊重当地村委和村民意愿,相关行政部门在研究制定水渠疏通方案时,多次征集意见并作出调整,确保工程方案符合村民利益最大化。

  \

  4月16日,在银海区人大常委会的见证下,涉案水渠疏通工程正式开工。为及时掌握工程进度,银海区检察院多次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到现场查看,解决疏浚难题。6月,水渠已全线疏通;8月,已完成“二面光”建设,农田逐步复耕复种,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水渠堵塞导致农田撂荒问题。

  在工程推进中,考虑到涉案水渠部分路段有地下泉水溢出,为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在村民的要求下,相关行政部门对水渠部分路段采用“二面光”建设,充分运用自然条件优势推动粮食耕种。同时,为解决农作物运输、销售等难题,施工期间为疏通建设水渠而铺设的铺道将留给村民继续使用。

  为发挥以案促治、以点带面的治理效果,维护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银海区检察院多次与相关行政部门沟通,推动其制定实施《银海区整治撂荒地推动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并出台相关补贴措施,保障村民复耕复种。

  潺潺溪流浸润农田,郁郁禾苗绿了生机。目前,大部分农田已复耕复种,种上了晚稻,曾经撂荒的水田又恢复生机。

  护航民生,打通团圆致富路

  “我打算以后就留在家里种粮,不用再外出务工了”,一位村民说道。过去,由于农田撂荒,当地不少村民为维持生计,只得外出务工,留下年幼的子女给老人照顾。

  亲情难以割舍,团圆倍感温馨。在得知村民黄某今后会留在家里时,其女儿脸上洋溢着笑容,她欣喜地告诉检察官,“以前爸爸一年只能回来几次,我们都非常想念爸爸,现在终于可以跟爸爸团圆了。”

  据了解,黄某育有一子一女,其多年在外务工,期间甚少回家。在水渠疏通后,黄某决定返乡务农。不仅如此,当地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返乡种粮。多户留守儿童问题得到解决。

  一条水渠,不仅通了团圆路,还通了致富路。一份检察建议,不仅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还带来了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

\

  目前,水渠已全线完工,惠及5条自然村2200余人,覆盖农田656亩。复耕农田已经收成稻谷23万斤。“农田全部复耕后,预计以后每年可以收成粮食45万斤,给当地农民经济创收100余万元。”古城村委会的村支书介绍。

  撂荒多年,重现生机。村民都在农田种起了水稻,禾苗长势良好。部分村民还在周边种植花生、木薯,养殖猪、鸡、鸭等肉禽。村委会积极帮助联系农产品收购商,上门收购农畜产品,村民的钱包慢慢鼓起来,日子变得乐呵呵。

  为做好法律监督“后半篇文章”,11月3日,北海市检察院、银海区检察院联合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和相关行政部门、村委会代表共同走到该片农田地头,评议公益诉讼治理效果。

  “检察机关在履职过程中,敢于担当作为,用最短的时间,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解决了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为粮食安全提供法治保障,充分实现了公益诉讼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人民监督员叶开权表示。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