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访谈 > 会议论文 >

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时间:2019-08-07 11:10:26   来源:中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法安导读]    随着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时每刻大量产生的数据,来

  随着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时每刻大量产生的数据,来源不同,类型各异,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记录着方方面面的讯息,大数据时代由此而生。2012年,奥巴马政府创造性地将“大数据”概念引入到公共行政领域。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在此大环境下,时至今日,就我市而言,虽然大数据为公共部门变革创造了条件,但如何运用大数据转变职能、整合资源、创新优势、提升效率,还在积极探索中。为此,本文将结合中山实际,聚焦大数据时代的公共管理方式,谈几点粗浅看法。

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一、打破数字壁垒,搭建共享平台。所谓“大数据”,首先要有“数”。一直以来,各级公共部门面向公众,接收的数据量巨大、真假难辨、错误较多,真正想用、能用于优化流程、创新发展的数据并不多。而且长久以来,各政府部门根据业务特点,分别开发各自的系统平台,建立独立的数据库,同类数据库间没有完全得到有效整合,不同数据库标准、接口等又存在差异难以整合,各地、各类数据相对封闭,海量数据多处于“休眠”状态,要查询关联信息也是“难于上青天”。为打破信息孤岛,笔者认为,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网络、统一资源、统一管理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将公共服务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数据纳入统一的平台体系。该平台能够重整原本分散、独立的信息,让不同的信息在一个统一标准的系统中进行碰撞,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资源,对于实现跨部门信息集中存储,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有积极作用。在这方面,中山一直在积极探索。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不设区的地级市,中山共有24个镇区,各镇区各自为政,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很不均衡。为此,中山提出组团式发展策略,本着统筹规划,优势互补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和信息壁垒,努力化解人为造成的数据共享危机,实行跨镇区资源共享和和协调发展。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被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连接点,如何抢抓机遇,做好“东承西接”,更快更好的融合发展,向中山政府和人民提出了挑战。2018年5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暨国际分论坛”在贵阳召开,为大数据在政府服务、管理、决策、创新、应用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为中山提供了破题思路。

  二、深挖数据资源,助力智慧治理。一个好的大数据平台能够将城市建设、交通管理、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环境保护、公共教育、社会救助、人车轨迹等不同源头,不同形态的数据完美融合,通过不断的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发现隐藏在复杂表象下的深层规律,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为何走红,因为科技改变了生活,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来承载相关的应用和服务。近几年,随着中山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导致交通拥堵给市民带来困扰。面向全市公开征集的2017、2018年中山十件民生实事中都有优化交通管理的内容,政府希望通过推广“智慧交通”,缓解出行拥堵,回应群众诉求,切实改善民生。实际上,实时分析路面摄像头采集的车流量视频数据,优化控制路口红绿灯的“智能信号灯”在广州已初具成效,以大数据精准治堵,拥堵指数明显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在大数据的运用方面,可以多做一些跨领域的数据关联分析。如在智能交通方面,挖掘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和公共自行车等交通数据的关联性,能为平抑交通需求,引导绿色出行提供决策;在生态环境方面,挖掘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和城市交通噪音污染数据的规律性,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均衡区域交通流量提供依据;在平安建设方面,挖掘手机、视频监控等数据,了解人员实时轨迹,能为动态预测犯罪,建设平安城市提供支撑;在社会治理方面,挖掘城市人口流动和分布特征,能为政府按需提供公共服务,打造服务性政府提供保障。从上面的数据链条可知,对单一领域数据的分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打破数据边界能够使掌握的情况更具全景性,也更有战略意义。

  三、公开政务信息,强化公众参与。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中山正在全力推广“一门式一网式”的政务服务模式,上一个网就能找到各种政府服务信息,就能享受简单快捷,优质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截至今年6月,中山网上办事大厅可办理市、镇、村三级事务,涉及市政府部门、市属事业单位、各镇区、公共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部门,基本实现网上办理,网上跟踪,网上出件,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限,提升了办事效率。但是,这些仍未达到预期目标,还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空间。如尽快完善集信息公开、网上办理、便民服务、电子监察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整合来自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的信息资源,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公开透明,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为政府服务和政府监管提供便利。以美国“一站式”产品召回网站(Your Online Resource for Recalls)为例,它由六个联邦政府部门联合建立,向公众集中提供消费品、机动车、船只、食物、药品、化妆品和环保产品七类产品的召回信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该网站浏览量监测近期不合格产品出现的频度、领域等信息,近而加强对有关行企业的监管,最终实现联合精准执法和统一规范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公开了信息,公众浏览公开的信息留下了查询记录,政府利用大数据对此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随着我国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日益尊重,公民参政意识增强,只要向公众公开足够多的信息,给予公众独立评价的渠道,公众参与这种公开透明、公正客观、节约成本的方式将会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美国“一站式”产品召回网站就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四、关注数据安全,防范信息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从“棱镜门”到“勒索病毒”,从雅虎到Facebook的数据泄密,一个个深刻教训提醒着我们,大数据在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智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管控与防范信息安全风险成为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控。为防止数据泄露、数据丢失、越权访问、恶意篡改等问题的发生,探索运用大数据本身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安全问题和挑战,让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应用等每个环节都处于网络监控中,将亡羊补牢式的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测,让安全防护主动而为。比如,运用大数据有效遴选和识别恶意来电和诈骗信息并进行拦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引入。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数据安全,数据安全的核心是技术安全,而任何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都离不开人,因此,真正防范和化解数据危机的关键因素是人。各级公共部门应该组建自己的专业技术团队,既能按需研发自己的信息系统,又能及时将新技术引入公共服务管理。近年来,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本身不可篡改、保障私密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保护数据安全的新模式,通过区块链等新技术能够保障政府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从技术层面防范和化解因海量数据监管缺位和应用不当带来的危机。三是加强法律法规的保障。为了肃清网络环境,提高网络犯罪违法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对政府部门、网络运营者、个人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控数字风险,营造健康稳定、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

作者:邓业芳

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