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政法 > 公安 >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派出所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8-01 09:32:11   来源:山东省公安厅信息通信处

[法安导读]    摘 要:公安派出所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触角及战斗力基础,其工作成效关乎基层治理的实效。大数据时代,做强做优公安派出所,就要紧跟技

  摘 要:公安派出所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触角及战斗力基础,其工作成效关乎基层治理的实效。大数据时代,做强做优公安派出所,就要紧跟技术革新步伐,强化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应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新技术打造数字化派出所,对派出所传统警务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再造,带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派出所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派出所 数字化 大数据时代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派出所传统警务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已远远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开拓新的外延、提出新的方法,破解发展难题。山东省公安厅党委高点定位,部署开展“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聚焦制约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把派出所作为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的主战场、主方向;全省公安机关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齐鲁“数据警务”为基础,最大程度地融合业务需求与大数据技术,努力打造数字化派出所,不断推动派出所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公安事业科学发展筑牢基石。

  一、数字化派出所的探索实践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再规划、整合,对派出所业务流程进行再分析、提升,积极推动派出所资源重组、流程重造、体系重构,努力打造数字化派出所。

  (一)再造业务流程,实现由“分散粗放”向“集约精细”转变。将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起来,强化部省市各类信息系统及其数据的整合对接,以规范、智能、便捷、高效为目标,建成全省统一的基层警务工作门户,实现“一键登陆、全网关联、人机一体、智能应用”,服务民警一站式采集、一站式登录、一站式核查、一站式应用,改变以往民警频繁进出多警种信息应用系统的工作模式,有效解决多头采集、重复录入等困扰基层民警的突出问题。以大数据服务为支撑,通过基层警务工作门户对警种业务碎片化应用、模块化处理集成,强化全数据承载能力和全警种主题应用能力,打破各警种系统建设边界,数据上形成统一集中汇聚,业务上进行警务流程再造,促进跨地区跨警种的信息指令流转,整合、统一警种业务信息推送出入口,实现“针眼”的汇聚,着力解决警种部门同一指令对派出所的多头指挥、多方指导、多处考核、多次反馈的问题,切实为派出所减负,推动警务工作向集约化、现代化转型,提高执法管理的工作效力。

  (二)转变警务模式,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遵循“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动态治安需求,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统计分析等新技术,搭建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直观反映辖区案件特点、高危人群、治安乱点、犯罪形势等规律,及时分析居民的精神和生活状态,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提前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为派出所社会治理提供更为精准的技术支持。在节假日期间,派出所做好统筹规划,通过数据分析加强人群聚焦热点预测,捕捉人流量密集区域,及时发布和更新餐饮、住宿等信息,方便游客避开景点高峰,缓解景区管理压力;同时可以快速地提供安全防护措施,排除基础设施隐患,避免踩踏、聚众闹事、暴力事件等突发公共事故的发生,确保旅游秩序整体稳定。在社会治理方面,派出所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掌握辖区居民的出行时间、频率、密度等信息,对重点区域加强布控,预防犯罪事件的发生,推动派出所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由经验治理转向数据治理,从而推动基层治理的科学化。

  (三)提升工作质效,实现由“零打散敲”向“一体运作”转变。牢固树立让“系统多运算、民警少劳累”的观念,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数据要警力,对信息资源进行全局规划整合,对派出所业务流程进行数据化分析提取,盘活、用活各类数据资源,让“死资源”变成“活数据”。借助“一标三实”管理,统一各警种对同一数据的管理标注和数据结构,利用警用地理系统,汇聚公安机关各业务系统数据和社会信息资源,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和各类警务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标注,实现“一张图”展示,为民警提供全盘、便利的信息支撑,实现指挥扁平、处置高效的精准警务。利用基层警务工作门户把服务、管理、打击、防范、执法等警务工作与采集源头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流与业务流、办案流和管理服务活动有机结合;把各项警务工作过程变成采集信息、研判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推进民警边工作边采集应用基础信息,推动基础工作由传统的“零打散敲”向“上下联动、流程作业、一体运作”转变,着力破解日常管理工作上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管理不好的痛点、难点问题,实现精准管控,尤其是提升动态管控能力。

  (四)优化工作机制,实现由“简单随意”向“流程规范”转变。把现代科技运用与体制机制改革深度融合起来,建立与数据警务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派出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警力。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探索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奖惩的民警量化评价新路径。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执法办案数据的自动抽取,实时关联,及时识别预警执法安全风险,用机制和制度规范固化民警的勤务方式,用系统设定迫使民警完成基础工作的“活”,用数据“量和质”评判民警的工作业绩,推进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形成基层工作的闭环管理。注重与信息系统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将现有信息化系统与公安业务管理规则和流程严格按业务规程进行统一设计、有机融合,通过对数据信息整理关联、集约展示,用信息流程重塑业务流程,大数据条件下的基层基础工作尤如企业流水线生产,岗位民警流程作业、合作而成。如重点人员管控,从信息采集→系统比对产生对象→研判下达列管指令→社区民警落实管控→情况反馈,实现全流程科学运作,推动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向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转变。

  (五)创新工作方式,实现由“拉网巡查”向“精准处置”转变。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公安信息化移动界面,把公安信息系统拓展迁延到智能手机等掌上终端,无缝对接公安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作为“大数据”深度应用的重要载体;推行即时、互动、泛在的移动警务应用,为一线民警提供更加丰富的实时查询和信息推送服务,最终将派出所的日常办公、服务群众、执法办案等业务功能于一体;派出所民警使用配备的移动警务终端、警务通等装备,在工作台上拿单作业,使民警“一机在手、尽在掌控”,提高单警综合作战能力。根据派出所岗位性质,大数据中心每日自动统计有关警情、案事件信息、电子门禁异常使用信息,采用系统自动推送、人机对话等方式,及时将辖区内的重点人员、可疑人员、当前辖区发生案(事)件、人口迁移变动以及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动态自动推送给派出所民警所配备的终端设备,使派出所由目前驻点固守、巡逻警戒、安检盘查等传统模式逐步转向主要处置感知、研判之后精准推送的警情,有针对性的布控、排查,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

  二、数字化派出所的路径选择

  把握大数据条件下公安派出所建设内在规律,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难点,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积极构建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警务新模式,努力打造数字化派出所。

  (一)统筹规划“一盘棋”,强化数据共享化汇聚。抓好数据资源共享是基础信息化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数字派出所的根基所在。一是加强信息系统顶层设计。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制定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应用的公安信息化总体规划,根据基层基础工作布局和实战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建设,避免无序、重复、低起点建设。二是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归并。着眼为基层民警减负、简化工作流程,坚持从业务流程入手,从基层工作需求出发,全面优化整合部省市信息系统;深化新技术手段应用,通过科技手段与警务深度融合、数据警务实施,建设高度智能化、一体化、流程化的警务信息系统,为科学安排勤务、精准核定民警工作量搭建科技新平台,更好地满足一线实战应用需求。三是加强数据资源复用共享。以大数据深度应用为核心,推广视频监控、卡口系统、人像自动识别、车牌自动识别、电子门禁等信息自动采集设备应用,提高信息自动采集的范围和精确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把基层必须采集的工作流程,改为复用、审核、修改,最大限度减轻民警负担,提升工作质效。

  (二)推动关联“多触角”,强化数据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派出所工作数据化,为构建数字化派出所奠定基础。一是推进警情数据标准化建设。细化警情项目,利用字典管理,对现有警情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成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项目和数据;通过对警情、发案量等数据的量化分析,实现治安形势精准研判、风险隐患精确预警、打击破案精准行动。二是推进案件信息标签化建设。推进线索积累的标准化,把实体和关系按照规则积累入库,形成链条式的情报线索;推进证据积累标准化,按照固定的模板批量入库;推进案件信息标准化,将作案手法、嫌疑人特点、地缘性等进行区分标注,对所涉及的银行卡、电话等线索提取和积累,丰富案件信息资源库。三是推进辖区标准地址库建设。加强警用标准地址空间数据库建设和拓展应用,组织推进城区门楼牌规范编排和地址采集等工作,实现建筑物门楼牌地址数据应用一体化;依托标准地址库,整合改造警用业务系统,实现本地业务数据应用相互融合,为扁平化指挥、侦查破案提供快速核查服务。

  (三)做实反哺“大数据”,强化数据实战化应用。坚持把警务效能提升作为数字化派出所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信息技术运用创新,使数据警务在派出所落地。一是加快基础工作方式创新。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在警务工作中运用,加大对数据警务、智慧警务等新型警务的探索实践力度,用“传统+现代”改造基层基础工作方式方法,突破工作瓶颈,形成一批基础工作技战法,带动派出所基础工作创新。二是加快基础工作模式创新。依托公安云计算平台,实现基础数据、情报信息、案件线索、视频图像和警用地理信息等系统高度整合、融合,将信息合成作战模式应用到派出所警务工作中,让民警通过与平台交互体验,主动校准数据、打造技战法和优化工具,以强大的数据支撑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全面提升治安管理基础工作科技含量和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三是加快视频图像应用创新。强化视频图像信息的深度应用,发挥人工智能在视频内容的特征提取、内容理解方面的优势,建设智能视频应用系统,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警综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卡口等系统有机融合,提供视频摘要压缩、以图搜图、人脸识别、模式分析等视频服务,使视频监控系统真正成为派出所基础监控巡控、图像侦查分析、案事件研判、服务群众等领域的重要支撑。

  (四)优化警务“微循环”,强化勤务数字化管理。探索运用业务数据常量指导警务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日常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加速推动派出所工作向定量化、规范化、数字化的转变。一是加强治安要素数字化管控。紧盯“人、地、物、网”等基本要素和“吃、住、行、消”等活动轨迹,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人像识别、车辆抓拍等技术手段,加强全息感知网络采集和行为轨迹智能分析,构建立体化动态化数字防控体系,敏锐感知、动态掌握重点人员情况和治安环境变化,努力实现更精准的管控和更精细的治理。二是深化基层勤务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警情研判,灵活安排警务方式,适时调整警力部署,把有限的警力投向犯罪高发、防范薄弱、便民服务时段,实现警务效率最大化。加强执法办案、值班工作、入仓管理网上全程流转,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提升警务管理的数字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社区网络化便民服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和移动微警务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行政管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拓展服务渠道;深化民生警务平台建设,着力实现一网受理、一网办结,真正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创建“微平台”、采集“微信息”、开展“微服务”、宣传“微防范”、集聚“微能量”,进一步将便民服务伸延至社区网格,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实现网络化落地。

作者:刁振兴、苗顶荣

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