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政法 > 公安 >

智慧派出所建设的探索实践与路径思考

时间:2022-12-21 15:15:35   来源:公安研究

[法安导读]  把握新时代派出所建设内在规律,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积极构建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警务新模式,打造智慧派出所。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的基层触角及战斗力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和纽带,在整个公安事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派出所工作的成效事关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公安机关应创新理念思路,直面机遇挑战,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最大限度地优化派出所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融合业务需求与大数据技术,努力打造智慧派出所,不断推动派出所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公安事业科学发展筑牢基石。

  一、建构智慧派出所的现实意义

  建构智慧派出所是公安机关巩固基层政权、服务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治安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基础性的重大任务。

  (一)建构智慧派出所是主动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迫切需要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防线,只有确保派出所辖区的基本稳定,才能实现全局的高度稳定。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新兴行业和“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动态化特点,传统的公安打击、防范、控制、管理等基础性工作都面临较大冲击,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离开了派出所这一基础支撑,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一方平安等工作中就失去了靶向和目标。面对违法犯罪信息化、智能化新趋势,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推动派出所工作转型升级,必须创造性地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充分融入到派出所日常打击、防范、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打造智慧派出所。通过智慧派出所建设,增强工作主动性,不断提升打防管控、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做到“见事早、处置小”,全力保维社会稳定。

  (二)建构智慧派出所是主动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迫切需要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全方位,更加关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更加期盼公安机关执法方式方法更加合乎情理;人民群众既需要能够打击破案、保护安全的侦查型警察,也需要提供主动服务和调解矛盾的服务型警察。派出所民警处在公安战线最基层、维护安全稳定第一线、联系群众最前沿,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尤其是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越来越重要。提升派出所便捷化服务群众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急难盼愁问题,着力探寻解决办法,最大限度提升公安机关服务质量和效率,必须把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建设作为回应新时代要求的重要抓手,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新技术与公安业务的融合,打造智慧派出所。通过智慧派出所建设,推动派出所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方法手段,提升公安机关改善治理民生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建构智慧派出所是主动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应用的迫切需要

  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信息新技术在公安业务的广泛应用,警务模式已开始迈入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数字警务”“智慧公安”建设已成为当代警务发展的新趋势。各级公安机关正不失时机地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运用,打造数字警务,建设智慧公安,不断提高公安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派出所是各级公安机关及专业警种警务在基层的汇聚与浓缩,也是智慧公安的最小单元,更是智慧公安建设的基础条件。立足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派出所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全面 深入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融入大数据条件下的警务战略,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打造智慧派出所。通过智慧派出所建设,对派出所传统警务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再造,将派出所打造成智慧公安的“智慧端点”,推动派出所由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模式转型。

  (四)建构智慧派出所是主动加快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大力加强派出所建设,特别是“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提出和贯彻,为实现派出所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与此同时,派出所在自身上还存在不少体制性障碍、机制性制约。

  其一,组织架构不适应数字警务的需求,现在的公安派出所是按照行政架构的科层制设置,其行政层级的特色鲜明。同时,派出所警务又因对应于上级业务部门而平行排列,专业之间出现壁垒实属必然。这同数字警务的网状结构、点对点联系,以及扁平化的特性极不适应。

  二是派出所警务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大数据时代,以强大的数据支撑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应是警务运行的新生态,但现行警务方式虽较以人力为主的警务模式有一定改变,但并不彻底,距科技与警务深度融合还有质的差距,需要一个强大的改革动力推动其自我革新和突破。推进新时代派出所建设,必须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与派出所业务的融合,打造智慧派出所。通过智慧派出所建设,推动派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公安工作的体制性攻坚和机制性创新,实现公安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建构智慧派出所的探索实践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再规划、整合,对派出所业务流程进行再分析、提升,推动派出所资源重组、流程重造、体系重构, 打造智慧派出所,推动派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派出所智慧打击,由“拉网巡查”向“精准处置”转变

  围绕派出所日常接处警、突发事件处置等重点工作,强化信息新技术与派出所工作的融合,对派出所传统警务理念、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再造,推动派出所工作模式转变。

  一是统一警种业务信息出入。强化部省市各类信息系统及其数据的整合对接,建成全省统一的基层警务工作门户,对警种业务碎片化应用、模块化处理集成。打破各警种系统建设边界,数据上形成统一集中汇聚,业务上进行警务流程再造,促进跨地区跨警种的信息指令流转。整合、统一警种业务信息推送出入口,实现“针眼”的汇聚,解决警种部门同一指令对派出所的多头指挥、多方指导、多处考核、多次反馈的问题,减轻派出所负担。

  二是提升单警综合作战能力。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公安信息化移动界面,把公安信息系统拓展迁延到智能手机等掌上终端,作为“大数据”深度应用的重要载体。推动即时、互动、泛在的移动警务应用, 为派出所民警配备移动警务终端,提供更加丰富实时查询和信息推送服务,最终将派出所日常办公、服务群众、执法办案等业务功能于一体。派出所民警使用移动警务终端,在工作台上拿单作业,使民警“一机在手、尽在掌控”。

  三是转变传统警务工作模式。运用三维建模信息技术,对派出所辖区的房屋、街面、道路进行全面建模,展现在虚拟沙盘上。指挥作战时,根据派出所虚拟沙盘,合理调度警力,并将警情、指令和处警提示等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实时推送给派出所民警移动警务终端,为其提供预警、支援和处警工作指引,使派出所目前固守、巡逻警戒、安检盘查等传统模式逐步转向主要处置感知、研判之后精准推送的警情,有针对性的布控、排查,提高民警现场处置能力。

  (二)派出所智慧防范,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围绕相关人员动态管理、重点行业场所管控等重点难点,深化大数据应用,推动派出所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由经验治理转向数据治理。

  一是治安要素全感知。当前,治安基础管控要素快速增长,常规依靠社区民警的传统走访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已经难以做到全面精准掌握。以智慧安防社(小)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辖区社(小)区视频监控、人像识别、车辆识别等感知前端联网共享,实现对进出社(小)区、重点行业场所人员的全面感知,为大数据应用拓展数据来源,变民警单纯入户采集为核查核对、指间掌控,努力实现“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

  二是评估预警更精准。遵循“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动态治安需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搭建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各类感知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直观反映辖区案件特点、高危人群、治安乱点、犯罪形势等规律,实现人员动态管理、重点场所动态监管,以及异常入住及从业人员预警等;对各类人员及时提出预警措施,并将研判结果及时推送给派出所相关民警移动警务端,破解被动应付、粗放运作难题,切实做到风险隐患早预防、早发现,使派出所工作更具主动性,社会治理更具科学性,为民服务更具实效性。

  三是辖区情况全掌控。借助“一标三实”管理,统一各警种对同一数据的管理标注和数据结构,利用警用地理系统,汇聚公安机关各业务系统数据和社会信息资源,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和各类警务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标注,通过自动提取派出所业务流程数据、重点工作数据和辖区警情数据,实现治安要素管控情况“一张图”展示,让民警对派出所基本状况全面了解,更加清楚自己工作任务,协助民警全面掌握辖区基本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三)派出所智慧管理,由“简单随意”向“流程规范”转变

  注重与信息系统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突出服务、便警、规范的原则,用信息流程重塑业务流程。

  一是智能指导民警工作。根据派出所工作性质,警务工作门户把辖区民警每天、每周或每月需做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场所检查、人员走访等工作任务,以及辖区内的可疑人员、当前辖区发生的案 (事) 件、人口迁移变动等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自动推送到社区民警移动警务终端,指导社区民警日常工作。派出所领导也能够通过系统全面掌握派出所民警工作情况,更好的指导、分配派出所工作。

  二是智能服务民警执法。派出所民警需要办理大量的行政和刑事案件,通过对接整合智能笔录系统、案管系统与智能审讯系统、办案区管理系统等,逐步探索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建立公安机关证据收集、指引等功能,切实提高管理监督效能,实现执法资料“一站式”服务、规范言词证据标准、问话策略指引、工作规范提醒等功能,进一步提高民警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规范 执法行为。

  三是科学考评民警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探索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奖惩的民警量化评价新路径,更大限度地优化派出所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执法办案数据的自动抽取、实时关联,及时识别预警执法安全风险,用机制和制度规范固化派出所民警的勤务方式,用系统设定促进民警完成基础工作的“活”,用数据“量和质”评判民警的工作业绩,推进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形成派出所工作的闭环管理,全流程科学运作,推动派出所工作不断向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转变。

  (四)派出所智慧服务,由“分散粗放”向“集约精细”转变

  利用“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技术”,针对群众办理公安业务“跑多门、跑多窗、跑多次 ” 问题,解放思想,强化流 程再造,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 深入推进“一网通办”。

  一是推动简政放权。梳理派出所办事种类,删减不必要的办事环节,重构办事流程,尽量放权,减少审批环节, 对于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管理,该交给市场的交给市场,该交给社会第三方的就交给社会第三方,推动派出所职能“瘦身”。

  二是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出发点,逐步实现派出所全部服务事项“网上办(零跑腿)、当场办、一证办、自助办、全城办、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同时缩短办事时间,缩减办事环节,最大限度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利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微信服务功能,档案电子化等技术,依托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政府部门间可信稳定的数据共享替代纸质证件或证明,实现户政、居住证、证明类服务事项网上办、一证办,全城办。

  三是建设无人派出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整合相关的系统,共享相关数据,打造一体化便民服务平台。配备无人自助办理设备,24小时“不打烊”;统一规范格式,实现群众需要派出所开具的户籍类、无违法犯罪纪录、门牌类、亲属类等证明类事项自助办。申请人可依申请查询比对结果,自动生成相关出具文书并打印出证,使智慧派出所建设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便民、利民、惠民上。

  三、建构智慧派出所的路径选择

  把握新时代派出所建设内在规律,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积极构建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警务新模式,打造智慧派出所。

  (一)统筹规划“一盘棋”,强化数据共享化汇聚

  抓好数据资源共享是基础信息化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智慧派出所的根基所在。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与派出所业务的融合应用,在智慧公安建设总体框架下,根据派出所工作布局和实战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建设,避免无序、重复、低起点建设。

  二是加强系统整合共享。着眼为派出所民警减负、简化工作流程,坚持从业务流程入手,从派出所工作需求出发,全面优化整合部省市信息系统;深化新技术手段应用,通过科技手段与警务深度融合、智慧警务实施,建设高度智能化、一体化、流程化的警务信息系统,为科学安排勤务、精准核定民警工作量搭建科技新平台,更好地满足一线实战应用需求。

  三是加强数据复用共享。以大数据深度应用为核心,推广视频监控、卡口系统、人像自动识别、车牌自动识别、电子门禁等信息自动采集设备应用, 提高信息自动采集的范围和精确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派出所必须采集的工作流程,改为复用、审核、修改,最大限度减轻民警负担,提升工作质效。

  (二)推动关联“多触角”,强化数据标准化建设

  大力推进派出所工作数据化,为构建智慧派出所奠定基础。

  一是推进警情数据标准化建设。细化警情项目,利用字典管理,对现有警情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成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的项目和数据;通过对警情、发案量等数据的量化分析,实现治安形势精准研判、风险隐患精确预警、打击破案精准行动。

  二是推进案件信息标签化建设。推进线索积累标准化,把实体和关系按照规则积累入库,形成链条式的情报线索;推进证据积累标准化,按照固定的模板批量入库;推进案件信息标准化,将作案手法、嫌疑人 特点、地缘性等进行区分标注,对所涉及的银行卡、电话等线索提取和积累,丰富案件信息资源库。

  三是推进辖区标准地址库建设。加强警用标准地址空间数据库建设和拓展应用,组织推进城区门楼牌规范编排和地址采集等工作,实现建筑物门楼牌地址数据应用一体化;依托标准地址库,整合改造警用业务系统,实现本地业务数据应用相互融合,为扁平化指挥、侦查破案提供快速核查服务。

  (三)做实反哺“大数据”,强化数据实战化应用

  坚持把警务效能提升作为智慧派出所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信息技术运用创新,使智慧警务在派出所落地。

  一是加快基础工作方式创新。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在派出所警务工作中运用,加大对数字派出所、智慧派出所等新型警务的探索实践力度,用“传统+现代”改造派出所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一批工作技战法,带动派出所基础工作创新。

  二是加快基础工作模式创新。依托公安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实现基础数据、情报信息、案件线索、视频图像和警用地理信息等系统高度整合、融合,将信息合成作战模式应用到派出所警务工作中,让民警通过与平台交互体验,主动校准数据、打造技战法和优化工具,以强大的数据支撑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全面提升派出所治安管理基础工作科技含量和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

  三是加快视频图像应用创新。强化视频图像信息的深度应用,建设智能视 频应用系统,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警综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卡口等系统有机融合,提供视频摘要压缩、以图搜图、人脸识别、 模式分析等视频服务,使视频监控系统真正成为派出所基础监控巡控、图像侦查分析、案事件研判、服务群众等领域的重要支撑。

  (四)优化警务“微循环”,强化勤务数字化管理

  探索运用业务数据常量指导警务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日常警务工作运行机制,加速推动派出所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

  一是加强治安要素数字化管控。紧盯治安基本要素,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加强全息感知网络采集和行为轨迹智能分析,构建立体化动态化数字防控体系,敏锐感知、动态掌握治安情况和治安环境变化,努力实现更精准的管控和更精细的治理。

  二是深化基层勤务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警情研判,灵活安排警务方式,适时调整警力部署,把有限的警力投向犯罪高发、防范薄弱、便民服务时段,实现警务效率最大化。加强执法办案、值班勤务、服务管理网上全程流转,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提升派出所警务管理的数字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加强社区网络化便民服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和移动微警务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将办理户籍、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管理行业场所、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开展案件线索摸排等工作向互联网延伸,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拓展服务渠道,着力实现一网受理、一网办结,真正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创建“微平台”、采集“微信息”、开展“微服务”、宣传“微防范”、集聚“微能量”,进一步将便民服务伸延至社区网格,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实现网络化落地。

  参考文献:

  [1]王惠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措施研 究 [J] .公安研究. 2013.5

  [2]卫中强.对新时期基层派出所发展路径的思考 [J] .公 安研究. 2016.4

  [3]齐永亮.关于对深化数据警务时代下派出所警务模式改 革的探究 [J] .公安研究. 2017.12

  本文原载于《公安研究》2022 年第9 期(总第335 期),作者:李小川,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处科长;苗顶荣,山东省公安厅信息通信处一支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

  责任编辑:晓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