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网

法安网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大数据 >

淳安县检察院:临时建筑未拆除?大数据建模守护国土资源

时间:2022-12-02 09:48:54   来源:检察日报

[法安导读]    两年前,这里地表裸露,水泥搅拌机随意堆放,临时工棚未及时拆除。如今,被砍伐的林木顺利补植复绿,裸露的地表也再次披上绿衣。  这...

  两年前,这里地表裸露,水泥搅拌机随意堆放,临时工棚未及时拆除。如今,被砍伐的林木顺利补植复绿,裸露的地表也再次披上“绿衣”。

  这一巨大的转变源于浙江省杭州市数字检察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回到2019年,淳安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某高铁建设项目沿线申请配套的临时用地,在两年使用期限届满后临时设施未完全拆除、土地未恢复原状,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

  杭州市临安区检察院检察官现场调查非法占地情况。

  “高铁建设具有周期长、跨区域的特点,沿线多地均有类似情形,该案具有一定代表性。”杭州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毕克来表示,不单是临时用地,涉土地领域违法情形复杂多样,存在线索发现难、监管难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大数据对国土领域非法占地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

  为此,杭州检察机关与相关行政机关通力合作,打破“信息壁垒”,通过搜集永久基本农田矢量数据、粮食功能产区矢量数据、生态公益林矢量数据、临时用地审批数据以及近3年“卫星遥感”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通过研发目标识别算法,建立了包括临时用地超期占用、守护生态公益林、守护粮食功能产区在内的7个大数据监督模型。

  “借助临时用地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叠加临时用地审批数据,可以及时发现临时用地未批先占、超期占用、未复耕复垦等违法情形,为检察官办案提供了极大便利。”毕克来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涉国土领域的7个大数据监督模型建立后,在杭州检察机关得到推广与实践。利用该监督模型,检察机关发现并办理了一批典型案件,实现了“一域突破,全域共享”的目标。其中,利用“守护粮食功能产区”监督模型,全市检察机关共发现案件线索647条,累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3件,推动优化调整、复耕复垦耕地7000余亩;利用“守护生态公益林”监督模型,全市检察机关共发现案件线索321条,累计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件、民事公益诉讼5件,涉及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100余亩。

  今年4月,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在办理毁林种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发现,部分茶农为了提高茶树采光率,采取伐根或环剥等方式,毁坏周边公益林林木,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毁林点位多发于种植区与森林交界处,远离居住区。”该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李洋表示,该院对辖区内数万个生态公益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叠加近3年的卫星遥感变化图斑建立了“毁林种茶”监督模型,运用算法分析共发现问题线索239条,经进一步核查确认违法点百余个。

  西湖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同时,协同行政机关对个别毁林较为严重的线索进行实地调查,发现7件刑事案件线索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今年5月,在前期办理大量案件的基础上,杭州市检察院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组建了“国土资源智护”数字化工作专班,归集生态公益林、永久基本农田、粮食功能产区“三张图”矢量数据30余万条,构建了“国土资源智护”数字化应用场景。目前,该场景已作为全域数字法治监督体系首批应用场景上线运行。

  “该应用场景包含研判、协同、查询3个平台,建立了市级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及区县级检察机关、行政机关‘横纵双轨’四级联动监督处置体系,实现‘线索发现—协同处置—整改反馈—跟进监督’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最大程度节约司法资源,保护公共利益,实现监督治理一体化。”毕克来表示。

  责任编辑:广汉

声明: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征稿启事

  • 投稿信箱:195024562@qq.com

品牌推荐更多>>